正文 第13章 愛情與人的心理(4)(2 / 2)

男性的這種擇偶的心理與男性的所謂心理優勢是相聯係的。這種先天的自強自立心理使他們考慮婚姻動機時已潛意識地將對方置於附屬地位了,認為女性隻要是吸引我,將來是個賢妻良母就行了,並不多地挑揀女子的社會條件,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身外之物完全可以自己創造。因為男性一般隻願意和自己迷戀的女子戀愛,所以異性形體方麵的吸引對男性來說似乎更為重要。他們十分注重性的吸引力,常把女子的形體魅力放在首要的位置。這種心理不僅成為男性戀愛擇偶的特色,也常體現在他們的藝術審美經驗之中。在許多男性的心中常常有他們特別喜歡的女影星:這個影星主演的電影他們也都十分欣賞,天長日久,這種對名星的愛戀意識潛伏在男性的內心深處,便自覺或不自覺地串成一個“影子情郎”。當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公開聲明隱退時,幾乎引起了影視觀眾的憤怒,男性們尤為更甚,因為他們意識到將要失去一個可愛的銀壇情人的。

這種兩性的選擇有時或許比思想更正確。但必須指出的是,我們不僅僅是在選擇約會伴侶,而是在尋找適應自己的婚姻伴侶。對於持久的兩性關係來說,顯然形體以外的其它因素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過份地追求身體方麵的吸引,那麼就難免被可怕的純官能滿足所誤,這對於保持和發展愛情是相當不利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男性卻難以理智地對待這個問題,一味地強調外表美的決定作用。在愛情生活中,由這種官能滿足型的擇偶心理決定了,某些男性常常極易變化,很難把一成不變的婚姻關係和欲望的自由不羈融合在一起。

一般男性認為女性的多情體貼、溫柔賢惠的氣質和性格是締結良緣的可靠保證,而將女性天然的優美性情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這種擇偶的動機是與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相關聯的。男女在人格傾向上是有性差的。相對來說,男性傾向於“工作成就取向”,而女性傾向於“情感社會取向”。女性的“親和動機”大於“成就動機”,而男性的“成就動機”往往比女性強。與男女兩性的各富有特色的性格相關聯,一般男性常常要求配偶是個感情型的女性,熱愛家庭、善良賢惠,並且富有母性。女生常常用一種撒嬌或者帶有妒意的溫柔來製服他們,而這種感情又是男性所最需要的。因此,男性便常常為女性的媚術所征服。男性對女性性情和外貌的重視,使得他們自然就產生了對女性年齡的要求,就是要求對方的年齡比自己小。一般來說,年齡小的女性感情純真,體態優美,而且對男性的愛有較強的依戀心,出於這種心理,男性對女性的要求有越來越小的趨勢。

現代男性的這種愛情觀,是與他們常常把女性的多情體貼、善良賢惠的情性和婚姻的感情穩定性和現實生活性聯係在一起的觀念相關的。他們認為,賢惠溫柔不單單是男性的感情需要,更重要的是家庭生活的需要。這種擇偶的心理和中華民族的家庭文化觀念具有著內在的聯係。女性的溫柔賢惠等氣質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還值得研究,但是一味地追求外貌而忽視了內在的本質顯然對婚姻生活是不利的,有時候甚至會因此而造成家庭的解體。曾經吃了這種苦頭的一位青年丈夫十分後悔地說:“在我和她結婚前,我確實進行過一番認認真真的考慮,並且還征求一些好朋友的意見。有個朋友告訴我,我看你們婚後少不了吵架,你這個對象可夠厲害的。我也對此有過同樣的感覺,但是我卻更多地看重了另一方麵,她相當的漂亮,這不能不讓我動心,而且她聰明機靈,幹淨利索。後來我們就結婚了,剛開始日子過得還不錯,她每天把家收拾得幹幹淨淨,賣菜、洗衣、做飯等雜事都得井井有條。這以後我們還新添了好幾件家用電器和高檔家具,這些都是她東奔西跑張羅來的。可是漸漸的,我們之間的吵嘴越來越多,她常用命令的口氣支使我,而且常以自己的能幹來奚落我的無能,我實在是忍無可忍,於是就和她吵起來,這一吵我才知道我根本不是她的對手。”的確,婚後的兩性生活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必然後出現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克服,要求雙方都要有容忍和謙讓的精神,女性的溫柔賢惠是形成家庭環境的心理基礎。因此,每個男性都希望女性天真而羞怯,溫柔而賢淑,貞潔而又富於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