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愛情與人的心理(1)(3 / 3)

外貌吸吸:俊美的處貌易引起異性的好感,還可以產生光環的作用,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優良品質。

需要、互補:男女大學生盡管在觀念和態度上會有不同的盾法,但是一方表現的行為可以彌補另一方心理的需要。正是因為選擇和自己個性品質極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補、相互滿足的作用,所以一個主動支配型的男生和一個被動的女生彼此會產生吸引力。如大多數的男生都要求女生聰穎賢惠、溫柔體貼,在結婚後能一心一意地支持丈夫幹事業,不要做“女強人”。女生對男生的要求就是作風正派、有責任感、聰明能幹、穩實、有能力、有事業心、興趣廣泛,這樣彼此就能從心理上得到滿足。

相似性:人們往往趨向於喜歡和他們相似的人,因為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和喜歡。相似性主要表現在:共同的態度和價值觀、個人的社會特點以及人格和需要的一致性。據調查表明,別人越是與自己相似,就越喜歡他(她)。比如男女大學生都要求對方聰明、誠實、正直、學曆相當、有共同的愛好等。

距離感:男女生談戀愛,有一定的距離感,他們才會有長久的吸引力。所以即使是兩個相親相愛的人,都應該有一定的距離,這樣對方就會彼此感到新奇與神秘,兩個人的相互吸引才能長久。

感情相悅:相互真誠對待,雙方才能建立穩定的感情;你喜歡我,我喜歡你,戀人之間相互喜歡才可謂戀愛。戀人們常說:“如果他真誠地待我,我也會用心地待他。”

崇尚能力:大部分的女生都喜歡有才華、聰明而能幹的男生,因此,聰明能幹的人一般更討人喜歡。大學校園裏,男生即使貌不揚,但隻有才華,也能得到女生的喜愛。

模仿、從眾:見到昔日的好友、同學們一個個出入成雙,心中一方麵由於寂莫,另一方麵擔心同學們說三道四,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找不到戀人,就會感到有點不舒服,於是在模仿、從眾心理的支配下,也迅速地談起談愛。

總之,大學生戀愛過程中,不但要有正確的認識,而且還必須遵守社會道德,培養高尚的情操,通過愛情,使雙方互敬互愛、互勉互進、互幫互學、互信互尊,朝著共同的目標,比翼齊飛。

大齡青年愛情心理

三十歲以上的青年男女被稱為大齡青年,由於年齡問題他們在愛情上會麵臨很多困難,而女性尤其如此。造成他們婚姻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除了曆史和社會原因以外,來自於主觀意識等方麵的心理障礙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自信與自卑的矛盾大齡青年往往已經經曆了無數次的愛情挫折,從而形成了某些變異的心理。盡管不少人仍然具有那種固執的自信,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會漸漸地滋生出自卑的意識,象這種矛盾的心理,尤其是自卑的心理,嚴重地破壞了愛情心理平衡,常常會成為追求幸福的障礙。社會心理學家們一致認為,過分地自卑常常會影響自己同他人的交往,使自己離群、獨立、從而抑製了自信心和榮譽感。在戀愛的過程中帶有自卑感,就會嚴重地影響雙方關係的發展。奧地利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在幼年時期因為無能,所以會產生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而每受到一次挫折,在某一方麵的自卑就會加強。

自卑感在青年愛情心理上的表現,因各人的生活狀況和生活經曆不同而不不同。自卑感的產生有時可能是由於某一次偶然的失誤或者人為地挫折所造成的。比如,導致自卑感原因之一是將事業與愛情人為的對立而產生的挫折。有一位大學畢業多年的女作家說:“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有的男女同學之間相處得很好,每次看到他們成雙成對地在一起走的時候,很是反感,就如同眼裏進了砂子,認為他們不務正業。到了後來,有一位好心的朋友要給我介紹對象,我毫不客氣地告訴人家,我隻想好好學習,將來成就一番事業,那些麻煩事與我無緣……由於我在愛情上的偏激情緒作用,周圍熟知我的男青年也都望而生畏,轉眼我已是三十多年的人了,婚姻問題還沒有解決,結果引來社會上有些人的議論:‘這個人太古怪了,是不是有什麼毛病’打那以後,我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自卑心理。”這個事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對事業的執著和自信並不一定要與婚姻問題對立起來,否則的話,一旦碰到挫折,就會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