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愛情與人的心理(2)(1 / 3)

有的大齡青年因為自己的相貌、體型不如意,認為不可能得到異性的愛的。有的大齡青年由於經濟條件,社會地位,總是感到自己不如他人,擔心愛情會被拒絕或得而複失。象這樣的自卑心理,把他們與對方接觸的正常欲望壓抑著,從而使他們缺乏與異性交往的勇氣,就是在旁人的鼓勵下鼓起勇氣與對方交往,但在自卑感的壓抑下,情緒也會表現出十分的不安,局促緊張,和對方在交談的時候會讓對方因困惑不解而產生許多的疑慮,錯誤理解了他們的意思,從而導致了戀愛的失敗。

在許多高學曆的青年中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麵自視其高,而另一方麵卻缺乏自信,其實質上仍是一種自卑感的影響。如某些高學曆的青年個性很強,一定要對方學曆和地位比自己高;某些高學曆青年雖然一方麵渴望生活,但卻不敢麵對生活,不敢作進攻性的愛情選擇;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響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

大齡青年由於挫折而常把自己看得太低而產生自卑,過分的褒獎自己又把自己看得太高,這些常使他們具有孤傲的自信。於是,在幾經碰壁之後,盡管一種無能的自卑意識會陡然而生,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覓偶的標準,由此難免會產生獨身主義的想法。而這種意識雖具有它的合理性,同時也反映了這類青年的自卑心理。因而,過分的自信和自卑的心理都是應該克服的。

自卑心理是完全可以消除的,隻人采取積極的態度,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努力工作和學習,增強在事業上的自信,多參加集體活動,如聯歡、舞會、文化學習班等,以擴大交際麵,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當和自己的興趣、性格相同或相似的異性在一起的時候,自卑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

冷漠與熱情的矛盾

愛情需要熱情,需要一顆並非十分理智但卻是十分火熱的心靈。而那些大齡青年,擇偶心理的要害是心靈的冷漠,總是以一種“冷漠”的情感和意識去審視剖析對方的一言一行,常常感到這也不順眼,那也不如意,如同一個初婚者一朝猛醒以後的心理狀態。愛情如同電流,需要陽極了陰極相接觸方能產生火一樣的熱情,而冷的意識則成了相互排斥的絕緣體。

適時的戀愛和結婚都是有利的,婚姻畢竟是人生的大事,獨身卻是件痛苦的事。當獨守空房,故友同事一個個成家立業之時,一種追求幸福、選擇伴侶的熱情會迫使許多大齡青年坐立不安;然而一旦愛情的影子走近了,一種由“冷漠”而產生的近乎變異的心理會驅散這股熱情,熱起來又被冷處理,這就是許多大齡青年之所以左顧右盼的心理根源之一。

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大齡青年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來自他們對愛情的偏見,歸納起來,大致有幾下幾種情形:

第一,理想的度衡計往往是和“夢中情人”進行比較的,這樣就產生了瞻前顧後的猶豫心理。某些大齡青年具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心理障礙,因為昔日的戀人是他們心中的“夢中情人”。這類人大部分是青年知識分子,他們的感情較為深沉、細膩,在內心深處難以抹煞去這個幻影,因而就產生了自惑心理。愛情中的自惑心理指的是一個青年在談了一次或者幾次戀愛,往往會把眼前的對象和過去的戀人進行不適當的比較,進而美化過去的形象,給他們抹上了一層神秘的理想色彩。而這種神秘的理想色彩常常會讓把頭抬得過高,而忽視了身邊有價值的東西。

第二,理想要求愛情滿足各方麵的需要。人類性選擇源於自然性欲,並且烙上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印記。因此,性選擇的需求是多方麵的,有生理需求、政治因素、經濟標準等等,而要完全滿足這些需求,擇偶者就要考慮“愛人”的條件,身高、學曆、職業、長相、家庭、風度等等,多到不可數計。尤其是部分大齡女青年,企望愛情能夠解決人生的所有問題。但是實際上,有許多問題又是愛情所無法承受的。因此,“多條件論”的理想偏見便出現了,它嚴重阻礙了人們尋找真正的愛情,擇偶的動機有時被無價值的虛榮心所左右。比如,男方對女方外貌的選美式挑剔,而女方對男方身高的“百般苛求”。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部分擇偶者對婚姻給予的歡樂和幸福寄予過多的希望。高度的責任感和廣泛的生活情趣讓人的生活遠遠地超出了愛情與婚姻的範疇,不應苛求愛情給你帶來一切。由此可見,在這種貌似自信的理想要求之中仍存在著一種自信。他或她總是把別人作為實現自己要求的對象,而不考慮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又能讓別人得到滿足,這實際上就是由自私心理所培植出來的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