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態對你的意義
我們知道,要使用一台電腦,不僅要有office這樣的應用軟件,還要有windows這樣的係統軟件,否則再豐富的應用軟件也沒有辦法使用。這個“做事循環圈”就好像office軟件,它還需要相應的係統軟件配套才能使用。
那麼這種保證“做事循環圈”正常使用的係統軟件是什麼呢?
就是職場心態。
我們為什麼需要職場心態呢?
這是因為“做事循環圈”在你進入職場之初,它還沒有成為你做事的“反應”,通俗地說你的內心還沒有習慣做這些事情,你還沒有足夠的腦能去支持做這些事,所以如果沒有一些心態做保證,你很快就會放棄,回到你的反應中,特別是在那些職業素養普遍不高的企業中。
要知道一個人在職場開始的幾步,往往決定了你未來的路怎麼走。所以,這些心態對那些新入職場的女孩子是很重要的,它能幫助你克服內心的惰性,按照“做事循環圈”的要求,逐步建立職業反應。
我們在“做事循環圈”的基礎上加入了心態,這樣就建立了“職場練洞察”的完整模型。
“職場中的你”與“生活中的你”,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你。你把“生活中的你”的心態帶入職場,你必定成為一個失敗的職場人。
雖然我們都由學校進入職場,但是學校不是進入職場前的台階,它們是兩座獨立山峰,在學校山峰能登頂的人不一定能在職場山峰登頂。
進入職場後,你實際上是在塑造一個全新的你,重新攀登一座高峰。職場心態的塑造很關鍵。
“職場練洞察”心態之“我的責任”第一方麵:我要責任
責任是什麼?
一方麵是指擁有做某件事情的全部權利,通俗地講,就是這件事都交給你了,怎麼做這件事是你的權利。
另一方麵是指做某件事情的義務,通俗地說,這件事做好了獎勵你。但有問題不找別人就找你,與別人無關。
人的天性是不願意承擔責任的。
最好什麼事都是別人承擔責任,自己跟在別人的後麵,人家安排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樣出了問題也是人家的責任,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職場成就大小取決於承擔責任的大小。
我們縱觀一個人在職場中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承擔更大、更高責任的過程。
一個人在職場中如果總是不承擔責任,那麼這個人在職場中的職位,第一不可能高,第二也不可能有所發展,除了職齡、抱怨在不斷地增長,其他什麼都不會增長。
所以你進入職場的第一天起,就要有一種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並要把這種心理準備變成一種對責任的內心渴望:我要責任!
我們要明白一點,你在職場中職位的提升,薪資的增加,這些都是現象。透過這些現象的背後的實質是:這些職位的提升、薪資的增加,不是無緣無故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因為與領導關係好,而是因為你在工作中能為公司、領導、同事、下屬、客戶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而獲得了公司、領導、同事、下屬、客戶的認可。
所以你長了職位,長了薪資,這一切都是你承擔責任換來的。
”
要責任?還是拍馬屁?
你要懂得領導倒了我不倒新來領導重用我的道理!
有個專門給大公司提供服務的MM說了:為什麼我要責任呢?據我所知,包括很多國際大公司在內,很多職場人平時的心思都花在如何和領導搞好關係上了,有幾個是好好工作的?和領導的關係搞好了,就能提升職位、增加薪資。哪有沒事找事地要責任啊?
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想明白的,假如一個領導麵前有一堆爭著來討好自己的下屬,你說他會喜歡哪個?一定是那個最能替自己承擔責任、替自己分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