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場——最適合訓練洞察力的地方(第四講)(3 / 3)

我們普遍缺乏腦能。

我們平時的“反應”思維是不太消耗腦能的,處在“反應”思維狀態中,我們並不感到自己的腦能不夠,但是你一旦要進入洞察思維狀態,做一些深度的思考,你馬上就會覺得腦能不夠了,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老是覺得困、想睡睡,這就是腦能不足的表現。

我們一般人平時很少進行洞察思維,所以普通人的腦能普遍處在不足的狀態,所以想要進行洞察思維,就需要提升腦能,當腦能足夠強大的時候,我們就能隨意地進行洞察思維,而且可以進行很長時間的洞察思考。

腦能決定著一個人、一個民族的生存質量。

腦能,是個很稀缺的資源,隻是我們以往都不太了解,也不太進行有意識的訓練,我們一般人注意力都不太能集中太長時間,其背後實際上是腦能不足的表現。

一個人的體能強,這個人就被認為是身體強,一個民族的人的體能強,這個民族就被認為是強壯、健康的民族,但是這些隻是表麵的。一個人的腦能強才是真正的強,一個民族的人的腦能強才是真正強大的民族。

一個家庭安定、和諧的本質是更多地消耗腦能、處在洞察思維中的理性結果。一個家庭動亂、衝突的本質是,處在反應思維中的消耗情感的感性結果。

職場訓練洞察力的專用工具

練出你的概念能力

練出你的邏輯能力

練出你的洞察心態

練出你的“腦能”

“職場練洞察”模型介紹

“職場練洞察”模型填補了職場洞察力培訓與“會做事”培訓的空白:

公園適合鍛煉身體,但是隻是進入公園,並不能鍛煉你的身體,還得有鍛煉身體的方法,隻有方法正確,並堅持鍛煉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同樣道理,職場適合鍛煉洞察力,但是隻是進入職場,並不能鍛煉你的洞察力,還得有鍛煉洞察力的方法,隻有方法正確,並堅持鍛煉才能起到鍛煉洞察力的作用。“職場練洞察”模型就是幫助你在職場鍛煉洞察力的正確方法。隻要你能在職場中持之以恒地運用這套模型,它就能幫助你練出概念能力、練出邏輯能力、練出洞察心態、練出“腦能”……

“職場練洞察”模型不僅能幫助你鍛煉洞察力,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能幫助你練出在職場中“會做事”的本事。

現在,職場新人的培訓內容都局限在某個行業、某個職位上很具體的應知應會,屬於讓職場新人“會做什麼事”的培訓。對於受培訓的新人來說,這樣的培訓就有問題:第一,這樣的培訓對鍛煉洞察力的幫助很小;第二,因為一個人進入一家企業,在這個企業待一輩子的可能性很小,可能在30歲之前,她會在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中去選擇。這樣的培訓方式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她以後的職場選擇就隻能在相同行業中、相同的職位中選擇。如果,她想換個行業、換個職位,她就又變成了新人,又要重新接受“做什麼事”的培訓。這對個人來說就很不利。所以,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會做什麼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會做事”。

“會做什麼事”:你隻能被局限在你所會的這件事所在的行業、企業、職業上。

“會做事”:則不同,你掌握了做事的內在規律以及方法,這樣不管你到什麼行業、企業、職業,你都可以勝任工作,這樣對你來說,可供你選擇與發展的職場範圍變得寬廣了。更為關鍵的是,“會做事”能夠幫助你開發洞察力。所以學會“會做事”要比“會做什麼事”更為重要。

“會做事”的培訓在目前的職場培訓中是空白的。此外,以培訓、發掘新人洞察力為目的的職場培訓,目前可能更是一種空白。

職場練洞察的模型包括了兩個部分:

上麵一個部分是“做事循環圈”。在這個圈中包含了“確認事”、“快做事”、“做完事”、“總結事”、“記錄事”環環相扣的五個步驟,熟練掌握這五個步驟,你一定能掌握“會做事”的規律與方法。

在我們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最大的體會是,職場工作與日常生活不僅僅是時間、地點、內容的不同,最為根本不同的是觀念、心態的不同。從某種角度來看,在生活中的你與在職場中的你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你。在職場中你想要進步、發展,你就必須在職場中建立與生活中的你截然不同的觀念與心態。

簡單地說,你生活中的觀念、心態與你的職場是不匹配的,你要為你的職場匹配相應的職場觀念、心態。有些職場人員一直很難突破職場進步的障礙,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錯誤地把一些生活中的觀念、心態帶到了工作中。

職場練洞察模型的下部分就是“職場心態”,它包括了“我的責任”、“不與人爭”、“為人著想”三個部分。建立這樣的觀念與心態對做好“做事循環圈”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幫助的。

“做事循環圈”與“職場心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職場練洞察”的模型。真正掌握了它,一定會幫助你訓練好洞察力。訓練出洞察力,不僅能取得職場成功,還能幫你成為“富太太”。

此處可粘貼記錄學習體會以及問題的即時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