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谘詢中心或是心理診所,常常會看見一些厭食症的患者。心理醫師在給他們做心理治療的時候,會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受了明星或是周圍人的影響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的,如果問他們為什麼明明不胖還要減肥,往往會得到“別人都那麼瘦,我太胖了”之類的答案。
2.暗示效應
在心理學中,在無對抗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這種現象稱為“暗示效應”。所謂暗示,就是指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的條件反射。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暗示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救治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關鍵在於接受心理暗示的個體自身如何運用並把握暗示的意義。
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經常使用著暗示,或暗示別人,或接受別人的暗示,或進行自我暗示。積極的心態,如熱情、激勵、讚許或對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僅得到積極暗示,而且得到溫暖,得到戰勝困難的力量。反之,消極的心態,如冷淡、泄氣、退縮、萎靡不振等等,則會使人受到消極暗示的影響,使人承受的不僅僅是暗示帶來的痛苦與壓力,而且還會波及到人的身體健康。
不可否認的,大家都希望有個好身材,但是有沒有曾想過這是為了什麼呢?答案就是美。那麼美的定義又是什麼呢?人體的形態美,主要包括人體的容貌美、身材美、膚色美和氣質美。人體頭部的外觀形態組成了人的容貌,人體軀幹和四肢所組成的外觀形態構成了人的身材,人體的皮膚的質地和顏色構成了人的膚色,人的神情特征和肢體語言特征構成了人的氣質。
人體的外觀形態通常俗稱為形體。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形體都各不相同。有的人的形體被人們普遍認為美,有的人的形體被人們普遍認為不美,有的人的形體被部分人認為美而被另一部分人認為不美,有的人的形體過去被人們認為美而現在被人們認為不美。在追求形體美的文化實踐中,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的人們創造出了許多相同的形體文化,也創造出了許多不相同的形體文化。形體文化始終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當你打開電視機的時候,會發現有許多瘦身產品的電視廣告,內容大多都是一個身材苗條的美女拿著推薦的產品,說自己以前是如何胖而現在卻有了如此的身材等等,照片的對比是明顯的,廣告詞是誘人的,於是許多愛美的女性為了有個良好的體型去買此類的瘦身產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從事銷售行業的人都有著能讓你產生暗示效應的本領。比如一個女性為了買一隻口紅而來到了商場的化妝品專櫃,營業員往往會推薦好幾種產品並且大方的讓你試用。在你試用的過程中,她(他)會不停的跟你說用完這個產品後有怎樣大的改變,還會建議你塗了這個顏色的口紅,如果再配上這個眼影的話,效果就更好了之類。當你走出商場時,包裏常常會多出好幾樣原本不想買的東西,這就是暗示效應產生的結果。與化妝品相同,大部分的塑造體形的產品也是因為暗示效應而熱銷,在看電視的時候就會得到一個“我身材不好,需要減肥”的暗示,尤其是在看了模特減肥前後對比的照片後,這種效應將作用的更加明顯。它會讓你產生“如果我用了這個產品,我也可以瘦那麼多”的想法,一旦這種想法產生並且被鞏固在你的腦海中時,那些廣告的目的就算是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