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遠離那些隻重視外表的人
隻重視外表的朋友在你身邊待不了多久。多交幾個有品味、有涵養的朋友。他們會讓你的生活更有意義,並能在你迷惘的時候給你指引方向。
4.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個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是不會陷入這種沒有意義的競爭中的。
5.正確對待每日的飲食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維持生命的必需。人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以維持身體營養的需要。所以,要正確對待飲食。
6.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事實上,這樣的人已經很瘦了,隻是他們對自己身材的要求過高。在別人看來,他們已經用不著再減肥了,而相反卻需要增肥。所以,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心語提示
食物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東西。它既可以是一種享受,也可能成為一種負擔。關鍵在於對它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如果把它當成一種發泄心裏積怨,掩飾自己心理障礙的工具,而大吃特吃,那麼它就會成為自身很重的負擔。因此,要積極調適自己的心理障礙,正確對待每日的飲食。
六、飲酒成癮的心理調節
酒以其獨特的醇香和美味吸引著人們,飲酒後令人心情舒暢、忘卻煩惱、身心放鬆、減輕疲勞、振奮精神。因此,酒已成為人們喜愛的飲料之一。研究表明,偶爾或少量飲酒能活血化淤,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但如果長期大量飲酒,嗜酒成性,就會成為酒精依賴者,甚至引起酒精中毒,這對個人和社會就有害無益了。
酒癮就是對酒精飲料過分依賴,包括對酒精的心理依賴、生理依賴和對酒精的耐受性三個方麵。心理依賴是由於長時間飲酒而從心理上對酒精非常喜好,從而每天都要飲酒。
生理依賴也叫軀體依賴,是指長時間大量地飲酒之後,中樞神經係統發生了某種變化,每當體內的酒精含量過低時,就會感到身體不舒服,因此,酒精依賴者不得不經常飲酒。
對酒精的耐受性是指長時間飲酒之後,酒量越來越大。如果長期大量地飲酒,就會導致依賴者慢性酒精中毒,從而引發各種生理與心理疾病。
某機關幹部劉局長,長於交際,朋友頗多,經常周旋於各種酒場。他無奈地說:“沒有辦法,要不是工作需要,我是絕對不會喝的。”或者是“朋友請我,我總要給朋友一個麵子吧!”開始妻子很心疼他,但聽到他的話後也隻能報以同情。
可後來妻子發現他自己在家裏也偷偷地喝,甚至早上一起來就要喝上一杯。在他從家去往單位的路上有兩家小酒館,每天上下班路過時,都會聞到酒館裏飄出來的濃濃酒香,然後他就走不動路了。為了能順利通過這兩家酒館,也為了給自己解饞,他給自己規定,每家隻喝一兩酒。
後來他的性格也變得與以前大不相同,自私而又愛發脾氣,對家裏的大事小事全不管,行為舉止放蕩不羈,不修邊幅,還經常說謊,身體質量也不如從前。近來又出了更大的問題,就是老懷疑妻子有外遇,並經常對妻子進行跟蹤和盤查,鬧得一家人不得安寧。家人見他變得越來越離奇了,就將他送往了精神病醫院進行治療。
實際上,這位局長患的是典型的酒精依賴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對此症狀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使之痊愈。由於酒屬於合法飲料,所以對過量飲酒所造成的負麵作用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據有關調查表明,大約80%的酒精依賴者是同家人、同事或朋友一起喝酒,並作為一種享受與樂趣而慢慢與酒結下不解之緣的。其實,酒也是一種慢性毒品。
不僅是度數較高的白酒,就連度數很低的啤酒也會使人產生酒精依賴,所謂酒精依賴就是嗜酒成癮。他們把飲酒看成是生活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常尋找各種機會去光顧酒場或得到酒,明知飲酒不利於身體健康,但就是無法控製,因為喝了酒他們就精神百倍,感到身心暢快。如果哪一天不喝酒,或喝的酒不過癮,他們就會表現出一種極度的不適感,這種反應叫做酒精戒斷反應。一旦患者到了這種程度,自己想戒也很難控製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