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提示
神經性厭食症多見於青春期女孩和年輕婦女。特點是厭食,體重明顯減輕,還出現閉經。這些都不利於她們身體的發育、身心的健康,以及後代的哺育。女性真正想要苗條的身體,不應從節食入手,而應該加強鍛煉,改掉吃零食的壞習慣,同時合理調整膳食結構,多吃水果蔬菜,多攝入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食物。
五、對暴食症的心理調適
暴食症,又叫神經性貪食症,是一種常見於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的心理疾病。
一般認為,暴食是在麵對壓力時,用來調節和控製情緒的一種替代方式,其原因多與家庭壓力有關,年輕女性也多在感情出現問題後出現暴食。暴食症患者由於在短時間內吃下很多東西,接著又會通過各種方式催吐,因而容易引發多種從皮膚、牙齒到消化道等器官的疾病。
當我們聽到暴食症這個名詞時,也許眼前立刻就會閃現出一些胖得快要走不動的女人。其實不然!患有暴食症的人並非肥胖,她們的體重通常都在正常體重的範圍之內,也許會稍胖一些,也許會稍瘦一些。但是她們的體重波動會非常大,在一定時期內,可能會有4~7公斤的彈性變化。
患有暴食症的人經常對食物愛恨交加,她們掙紮在一場無休無止的矛盾鬥爭中。這讓她們感到無比的煩惱。
小雲是一名大一新生,近來她就出現了這種暴飲暴食而不能自拔的怪毛病。她每天都要去超市買回一大包的零食,不管是在宿舍、教室還是往返路上,嘴都在不停地吃著、不停地嚼著。一走進食堂就更是食欲猛增,大有把食堂所有食物吃遍的架勢,吃完餃子又想吃包子,吃完包子又想吃米飯,看到香美誘人的小點心又想吃小點心,直到吃的胃受不了才肯罷休。如果想吃的東西沒有吃到嘴裏,上課時就會不停地想那些吃的,晚上甚至連覺都睡不安穩。
由於不斷地暴飲暴食,她的身體像吹氣一樣很快就胖起來,而且變得非常臃腫,為此小雲苦惱不已,一再發誓以後堅決不吃那麼多,一定要控製住自己。但一走進超市、一走進食堂就又失控了,特別是心情不好時就會吃得更厲害。吃得多,全身的血液都聚集到腸胃那裏幫助消化,所以她上課時總是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晚上也不學習,早早就上床睡了,沒過多久,她的學習成績就直線下滑。為此,她感到很焦急,也很痛苦,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無奈之下她走進了學校的心理谘詢室。
經過心理醫生的了解,原來是因為小雲長得不很漂亮,為此她一直很自卑。當她為自己的相貌而苦悶時,就常常靠吃東西來排解。就這樣長此以往,她患上了暴食症,幾乎看到食物就想吃,不能自製。
小雲所患的正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暴食症,由於她存在著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在行為上就表現出暴食這種異常進食習慣。暴食症患者的主要症狀有:
1.暴食,而且心裏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吃是不正常的;2.不斷地通過過度的節食、自我催吐,使用瀉藥、灌腸劑、通便劑、利尿劑、藥物或過度運動等,企圖達到減肥的目的;3.平均每周都要進行至少兩次的暴食與清除行為,此種情況持續三個月以上;4.對自己無法控製地吃東西感到擔憂;5.每當暴食過後又常常伴要有自我貶價的想法;6.因超標的體型與體重,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
患有暴食症的人常常是低自尊,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壓力,也很容易焦慮,一旦感到心理焦慮,情緒不佳時就會用食物來發泄。又因為她是低自尊,缺乏自信,於是她就會把評價自己的標準放在身材上。隻要自己一胖起來,她就會認為自己很醜。
要治療暴食症,提升個人的自尊是最重要的。一般可以先從改變其進食的模式、減輕生活中的壓力、改變偏激的觀念入手。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1.改變簡單、膚淺的審美觀念
美麗的外表和嬌好的身材並不代表一個人的一切,相比較而言,健康的人才最美麗。所以,我們要摒棄那種病態的審美觀,因為健康才是真正的美。
2.樹立健康的競爭目標
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比較中,而是要樹立高尚,有品味、有內涵的競爭目標,比如對知識和修養的追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