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把越來越多的目光定格在異性同學身上,異性同學之間互相親近、樂於交往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正常現象,但是許多人對這種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簡單模仿影視作品中的青年男女的行為,談起了“朋友”,自認為是在談戀愛。
2正確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
友情如水般清澈透明,源遠流長;愛情如磁石般相互吸引,綻放奇葩。愛情和友情恐怕是男女之間最捉摸不定的感情了,有人說男女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純潔的友情,也就說明友情中間夾雜著其他感情成分,這種成分說不清道不明。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握不住尺度,在友誼之樹上開出愛情之花。
孩子的情感是單純的,很少摻雜其他的雜念和私欲,因此這種美妙的情感不是羞恥,更不是罪惡,家長們要告誡孩子不必為它感到煩惱或害怕,應該珍惜自己的感情,善待美好的情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引導:
1學會決絕
拒絕別人的感情,怕傷了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不拒絕的話,又怕違背了自己的本意。這是孩子們麵對情感問題時常常會陷入的一種矛盾,那該怎麼辦呢?
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拒絕別人的感情。拒絕是一門學問,需要用心去思考。這其中有一個秘訣,那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這樣做會讓孩子發現,原來別人的請求過於無禮,而孩子們也就能夠心平氣和地麵對拒絕。
2正常交往,把握分寸
有時孩子們被卷入情感的旋渦,並不完全是別人的錯,他們自己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因此,在交往時,大方、自然、有禮、有度也許才是一種最好的狀態。也可以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找一些同學朋友一塊玩耍,這樣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的快樂,而且可以和更多人分享,何樂而不為呢!
3正確引導,到達彼岸
其實,青春年少的孩子們就好像是放入小河的紙船,雖然放在了航道上,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經曆很多的風浪。就讓大家獨立自由地去航行吧,等待著孩子們到達終點的那一天,再看看小船是否能經得住大風大浪的考驗。
6我們在QQ裏結婚了
——“網戀”的陷阱
中學生郭敏喜歡在網上聊天、交友,屬於“網蟲”一族。
一天,有個叫“風流倜儻”的網友進入了她的視線,不久,他們便成了無所不談的網上朋友。“風流倜儻”在網上告訴她,他是某冶金公司駐深圳的營銷主管,涉世不深的郭敏對此深信不疑。在郭敏的18歲生日那天,他們在深圳某酒店見麵後,郭敏被“風流倜儻”瀟灑的外表和出手的闊綽所傾倒,之後,他們多次約會,並發生了關係。“風流倜儻”信誓旦旦地說一定要在深圳買房子,等郭敏中學一畢業就到他單位來工作,兩人結婚。後來,郭敏將自己省吃儉用積攢的兩千多元現金交給了“風流倜儻”。之後的一個月,郭敏給“風流倜儻”打過無數個電話,但一直沒有人接聽。郭敏到“風流倜儻”的出租屋一打聽,才知道“風流倜儻”早已沒了蹤影,連房東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通過鼠標或者鍵盤所觸摸到的,並非隻是網絡本身,而是某種與過去不同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充滿了刺激,充滿了新鮮感,使得青春期的孩子樂此不疲地去探索、去嚐試,無論正確與否,有一點是不可回避的——網戀正悄悄走進青少年的生活。
網戀,一旦被壞人利用,就好似一個玫瑰式的陷阱,無情地吞噬著思想單純、感情純真的青少年的身心和生命。盡管許多青少年因網戀給自己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影響和傷害,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還癡迷於網戀中不能自拔。
青少年之所以網戀,具有以下幾方麵原因:
1網絡因素
網絡拓寬了人們的交往空間。在網絡世界裏人們可以隱匿自己的真實身份,可以不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可以不接受傳統的道德約束和束縛。加之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交友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在這樣一個寬鬆的環境下,青少年往往經不住誘惑,好奇心促使他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嚐試,在這種探索和嚐試下,網戀便產生了。
2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