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社交課——莫愁前路無知己(4)(1 / 2)

戰國時期,有一個瘸腿的士子住在平原君家附近。一天,平原君的小妾在樓上看見士子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忍不住對其譏笑了一番。

在小妾看來,她沒有說什麼歧視的話,隻不過笑了幾聲而已,沒想到,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

這位士子雖然是身殘之人,心中卻有著士大夫的氣節,不願受辱。

於是,他找到了平原君,說明了情況之後,他要求平原君殺掉這位小妾。

平原君心疼自己的小妾,一直猶豫不決,這時,士子勸道:“那些從千裏之外趕來投奔您的士子,不過是聽說了您尊重有才之人,鄙視女色的高貴品質。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如今我竟然因為身體殘疾遭到小妾的譏笑,請您一定要給我一個說法,否則,一定有人認為您偏愛美色而輕賤士子,那些趕來投奔您的人也會選擇離開的。”

最後,平原君聽從了瘸腿士子的勸告,不僅斬殺了說話沒有分寸的小妾,還親自到士子家道歉。

曆史上,像平原君的小妾這樣,因為一言不慎招來殺身之禍的人不在少數,由此可見,注意說話的分寸是多麼重要。在現代社會,一語不慎雖然不會被殺,卻隨時可能傷害朋友、得罪客戶,甚至讓自己陷於悲慘的境地。

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交往莫過於夫妻,然而,“瀑布心理效應”影響最大的也是夫妻。夫妻之間吵架時,如果有一方口無遮攔,為了一時氣不過就說出傷人的話,自己可能覺得不過是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對方卻可能在心裏掀起巨大的波瀾。一次兩次還可以,時間久了,可能引發夫妻之間的隔閡,甚至導致兩人形同陌路的結局。

徐振和妻子的感情一直不錯,偶爾因為生活上的小事發生口角,一般吵兩句就完事了。可是,偏偏妻子是個脾氣暴躁的家夥,一旦開始吵架她就氣得失去理智,為了嘴上痛快就什麼話都說了。

去年,妻子公司接了一個項目,作為總監的她,需要到現場監督施工進程。於是,妻子需要經常出差,有時候一走就是一個星期。一個人在兩個城市之間兩頭跑,不僅身體上吃不消,精神壓力也特別大。

有一次,徐振下班回到家,看見妻子的行李扔在門旁,正躺在沙發上睡覺。於是,徐振走到妻子跟前說:“原來你早回來了。既然你早回來了,為什麼不準備飯菜,我都吃了一個星期泡麵了。”

睡夢中的妻子不耐煩地說:“我飛了幾千公裏,都快累死了,你還好意思讓我做飯?”“反正你早回來了嗎,準備一下也不費什麼事。”

不知道為什麼,妻子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說話的口氣也變了,“什麼叫不費什麼事,既然不費什麼事的話,你為什麼吃泡麵啊?你自己做好了。搞搞清楚哦,我是你老婆,不是你請來的傭人,不喜歡的話,離婚好了。”徐振看妻子好像真的生氣了,嘴裏嘟囔著“不做就不做,發什麼火啊”,獨自到廚房準備吃的了。

幾天之後,妻子又因為小事和徐振吵了起來,結束時還說:“日子過得亂七八糟的,就知道沒事找事,再吵就離婚。”妻子第一次說,徐振沒有放在心上,幾次之後,他的心裏覺得不是滋味了。徐振心想:“這兩個月她一直在出差,算起來在家待不上一個月,她不會移情別戀了吧?否則,怎麼會每次吵架都把離婚掛在嘴上呢?”

對夫妻來說,“離婚”一類詞算是敏感的詞,屬於婚姻裏的禁忌,不到感情破裂時,千萬不要隨便說出口。就像徐振的妻子一樣,她或許隻是氣不過,才會說出離婚的話。然而,這樣的話如果經常出現,很容易引起彼此之間的猜疑,造成更深的家庭矛盾。

人們用語言來溝通友誼,就是為了了解彼此之間的思想和感情。

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把握說話的分寸,就能保證彼此之間交往氛圍的愉快,不僅可以避免誤會、傷害的發生,還能讓彼此之間更親近。

我的秘密花園——自我暴露

李密是公司的前台,她的工作非常輕鬆,每天坐在樓下接電話,收發快遞,偶爾幫忙安排一下客戶接待。對於公司的新員工,她則主要負責幫忙熟悉環境,順便指路。李密雖然不算是公司裏最重要的員工,但由於每個人都可能麻煩到她,因此每個人都和她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林嵐剛剛進入公司時,因為李密的幫忙,撐過了好幾次險些丟臉的場合。林嵐一直對她心存感激,平時也喜歡給她帶些點心、咖啡之類的東西,討好她一下。不過,和李密接觸久了,林嵐卻越來越搞不懂她的思想,到最後,隻能盡量躲著她,避免和她出現在同一場合。

第一次,為了感謝李密的幫忙,林嵐周末請她出去吃火鍋。李密剛落座,就遞給她一張男生的照片,“這是我現在的男朋友,我們是在旅行中認識的,他喜歡做背包客,到處旅行,我也喜歡,結果,我們就在路上遇到了,你說是不是命中注定的緣分?”沒等林嵐反應過來,李密又遞出來一張照片,並且開始講另外一個故事。一頓飯下來,李密講的故事量,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戀愛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