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部分 運動處方的應用——高血壓病人的運動與康複(2 / 3)

像倍他樂克,運動時的心率要比未服時低,應引起注意。

五、高血壓病的運動處方

高血壓病人參加運動前必須根據其血壓水平,是否有靶器官損害,是否並存有其他疾病作判斷。尤其是老年高血壓病人,往往多種疾病共存,更要認真對待,慎重處理。此外,還要了解病人無其他危險因素存在,才能按運動療法的原則進行。

(一)運動項目的選擇

應選擇能降低周圍血管阻力的運動方式,如動態有氧運動。最常見的有:步行或慢跑、騎自行車、平板運動和遊泳等運動項目。此外還有放鬆運動和呼吸運動,如放鬆體操以及我國傳統的運動,如太極拳、傳統功法等。

老年高血壓病人心血管反射功能較差,對降壓藥物較敏感,極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即過快由臥位到坐位或站位轉換時易出現頭暈,甚至暈倒,因而訓練時應避免選擇體位變動較大的運動項目。

高血壓病人不宜做無氧運動或無處方的等長運動。無氧運動如舉重、拔河、快速短跑,無處方的等長運動如舉重、拉力器等,二者皆可引起高血壓病人的血壓上升。

(二)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有高、中、低之分,低強度動態運動的目標是60%~70%最大心率。如55歲男性中度高血壓病人,安靜時心率為68次/分,血壓150/90毫米汞柱,不伴有進行運動禁忌證,在降壓藥物治療中,其最大心率的預計值為167次/分,乘以60%為100次/分,是其最低的運動強度,167次/分乘以70%為117次/分,是其中等的運動強度。

(三)運動頻率、時間

參與運動療法的高血壓病人,運動持續時間與運動強度成反比。若運動強度為60%~70%最大心率時,每次運動20~30分鍾或間歇進行,每周3~5次;運動強度

一般狀態較好的輕型高血壓病人,將肌力運動和有氧運動結合起來,則可取得較好的運動效果,能收到增加肌力和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六、放鬆運動、散步、慢跑的選擇

前麵已經提到,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應首先選擇能降低周圍血管阻力的運動———動態有氧運動,最常見的有散步、慢跑和放鬆運動等,這是因為這幾個運動項目對治療和穩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具有不可代替的積極作用,因而列入運動處方的首選項目。這幾個項目不論男女,不管年齡大小,也不強調運動場地,隨時都能進行,而且很安全,備受歡迎。古往今來,人類為了探索健康長壽的奧秘,進行了長期的努力,終於深刻地認識到,運動與健康、長壽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國外有句名言,“騰不出時間運動的人,遲早會被迫騰出時間生病”。現在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和缺少運動而死亡。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著名的“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前麵所講的健康四大基石,將適量運動列為其中第二基石。放鬆功法、散步、慢跑是最具代表性的三項運動,既適用於健康人群,也適用於慢性病病人,包括高血壓病人。

(一)放鬆功法

這裏我們以放鬆功法作為放鬆運動的代表作一簡介。這不僅是我國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一種養生術,還是祖國醫學中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種治病方法,是曆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和衰老作鬥爭中,運動意識主動地對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的經驗總結。

放鬆功法是讓練功者在練習中消除緊張狀態,使全身都放鬆,讓身體處於一種輕鬆、舒適的狀態。它不僅能消除人體的緊張與疲勞,還有利於氣血經絡係統運行,有助於中樞神經係統得到調整和平衡,對高血壓病人的治療可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1.練習方法

練習時兩眼輕閉,口自然閉合,牙齒輕輕接觸,舌尖輕抵上齶。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在正常呼吸的節律和深度的基礎上,逐漸調整達到“勻”,即快、慢、深淺都很均勻;“細”,即呼吸出入輕到聽不出聲音;“穩”,即平穩而不局促,也不結滯;“長”,即逐步使呼吸周期延長。通過鍛煉,使思想逐步集中,達到入靜的目的,如用默念字句法,吸氣時默想“靜”字,呼氣時默想“鬆”字,一麵默想“鬆”字,一麵有意識地放鬆身體的某一部分,每次呼吸放鬆一個部位,依次放鬆頭、臂、手、胸、腹、背、腰、臀、腿,最後放鬆足部。全身肌肉放鬆後,再使血管、神經、內髒都放鬆。

2.輔助音樂

研究表明,身體放鬆,也有助於精神的輕鬆,促進思想集中。為了幫助練習者提高放鬆鍛煉的效果,現代有些地區推廣音樂誘導練習,用娓娓動聽的音樂促進放鬆與入靜。為了便於記憶,這裏摘錄一段放鬆功法歌謠:“高枕床上臥,體態要舒鬆,呼吸須自然,默想靜與鬆。吸時想‘靜’字,呼氣則想‘鬆’,‘鬆’字心中念,肌肉同時鬆,先鬆頭頸臂,再鬆胸與腹,隨後鬆腰背,腿足最後鬆,接連三遍後,全身都放鬆。五髒與六腑,亦覺弛與鬆,呼吸勻細穩,意守小腹中,此時心入靜,似睡非睡中,曆時片刻後,起來再活動,此法辛勤練,日久可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