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部分 培養自我保健能力——高血壓病人的家庭護理(1 / 3)

自測題

(1)你會熟練地自測血壓嗎?

(2)你知道怎樣校正電子血壓計嗎?

(3)你了解測量血壓前要做好準備嗎?

(4)你在家自測血壓是否作了記錄並進行評價?

(5)你會評價超重與肥胖嗎?

(6)你掌握了控製肥胖的策略嗎?

(7)你知道服用降壓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嗎?

(8)你了解老年人為什麼更應防止藥物的不良反應嗎?

(9)你知道虛假廣告可能造成的危害嗎?

(10)你能體會到“和諧社會”“和睦家庭”有利於提高療效嗎?

在一個晴空萬裏、春暖花開的季節裏,我們參加了一個“健康教育講師團”赴近郊開展醫療保健活動。這裏居民近年來隨著生活狀態的不斷改善,生活質量日趨提高,對於提高自我體質,加強醫療保健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因此,我們的到來受到隆重的歡迎。在一所中學操場裏,我們開始講解健康教育的課程,這次授課的主題是:“培養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城鄉居民常見病的家庭護理能力”,重點介紹高血壓病人的家庭護理。許多居民對這一主題很感興趣,聽完講授之後,三三兩兩地將到會的醫務工作者分別圍了起來,提出了一些他們迫切想知道的有趣的問題,我們一一做了回答。關鍵在於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民間有句名言:“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也就是說疾病的防治關鍵在自己,一旦發病,從某種意義上講,也要靠自己。高血壓要終身吃藥治療,才能鞏固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漫長的一生中不斷培養、增加自我保健能力。

一、學會自測血壓

(一)自測血壓的學問

1.有幾種方法測量血壓

血壓的測量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醫院或診所血壓,這是診所用於臨床診斷高血壓和分級的標準方法,由醫生進行測定;第二類為自測血壓,這是高血壓病人用於評價血壓水平與決定降壓治療的重要補充;第三類為動態血壓,醫院或診所用於鑒定診斷白大衣高血壓、隱蔽性高血壓、發作性高血壓以及高血壓變化規律,用來評估高血壓嚴重程度與製訂治療方案,開展高血壓的臨床研究。為了替醫生防治高血壓製訂方案和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提高高血壓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和療效的評估,通常都積極鼓勵病人采用家庭自測血壓。

總的說來,大家都要重視自我對血壓的測量。這是因為自測血壓對製訂病人治療方案的選擇性影響很大,除有助於排除白大衣高血壓的作用外,還有助於更好地預測風險,家庭血壓的變化更能評價抗高血壓治療對靶器官的保護作用,這都表明自測血壓對高血壓病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測量血壓的竅門

測量血壓看起來很容易,似乎一學就會,沒有什麼奧妙可言,使用全自動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按按電鈕就可以了。

但是在實踐中,尤其是在自測血壓過程中,不少方麵、不少人並沒有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測量,從而引起測量的結果不正確。而對於已診斷為高血壓的病人,並且已經在服藥治療了,必須定期正確測量血壓,了解血壓下降情況,選擇的藥物是否合適、到位,是否用藥已經足夠,血壓是否已經降到正常或理想水平。

在一天24小時中,血壓是在不斷變化的。血壓正常的人或高血壓病人大多數都有一個24小時的節律變化。例如早晨醒來後2~3小時,血壓逐漸升高,形成第一個高峰;以後逐漸下降,到傍晚時又會逐漸升高,形成第二個高峰,但較第一個高峰低一些;以後又逐漸下降,隨著入睡,到半夜降到最低點;以後略升高,到次日清晨醒來後,又開始第二個節律。這是隨著活動、睡眠產生的血壓節律變化,前麵我們已經提到。

但是如果在這24小時中,病人情緒波動、大喜大怒或發生爭吵等不愉快的事件,都會引起血壓的劇烈波動。

當我們把自測血壓的重要性作了上述說明之後,居民們似乎聽懂了,但又不完全明白。這時一位中老年婦女發問了:

“醫生,你們能把自測血壓講得詳細一點,並且與診所測量血壓進行一個簡單的比較好嗎?”於是王醫生又就這個問題作了簡要的補充說明,她說:“自測血壓是高血壓病人在家庭條件下,按時規範地測量血壓,這對評估血壓的水平和降壓的效果、增強治療的主動參與性都具有獨特的優勢,也是作為診所測血壓的重要補充。而診所測量血壓,是由醫護人員在標準條件下統一測量,一般測得的數值比較準確,但不一定代表病人真實血壓數值。在臨床實踐中,由醫務人員測出的高血壓病人中,約有20%~30%是假性高血壓,即白大衣高血壓,這是由測血壓時病人情緒緊張引起的。這兩種測量的方法簡單易學,簡便易行,不需要特殊複雜的儀器設備,隨時都可以進行測量。尤其是對自測血壓,希望高血壓病人或家屬都能熟練地掌握,按時應用,以保證每次都能獲得準確的血壓數值。”

自測血壓學問多

怎樣才能正確地測量血壓呢?

這裏麵還大有學問呢!依據2004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正確測量血壓必須按以下操作規定進行:

①被測量的人至少安靜休息10分鍾。在測量前30分鍾內禁止吸煙和飲咖啡,排淨尿,身體放鬆,情緒穩定。

②被測量的人取坐位,裸露右上臂,肘部應與心髒同一水平,血壓計也應放在心髒同一水平。左臂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測量。

③用水銀柱袖帶血壓計,袖帶內氣囊至少應包裹80%上臂。大多數人的臂圍為25~35厘米,宜使用寬13~15厘米、長30~35厘米規格的氣囊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袖帶,兒童要使用較小袖帶。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量者右上臂,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2~3厘米。將聽診器放在肘窩的肱動脈搏動處。

④血壓計應該是經過計量單位檢查合格的。如果使用電子血壓計,必須是經過國際有關部門(美國和歐盟有,目前我國還沒有)審查合格的產品。

⑤測量時快速充氣,氣囊內壓力應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並再升高30毫米汞柱,然後以恒定速率(2~3毫米/秒)緩慢放氣。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開始聽到的音是柯氏音第一音,為收縮壓;到最後音消失是柯氏音第五音,為舒張壓。

⑥應相隔2分鍾重複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如果2次的收縮壓或舒張壓相差超過5毫米汞柱,則相隔2分鍾後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

3.影響測量血壓的因素

接著那位中老年婦女又問:你們講的這些操作規則很寶貴,我們自測血壓時,一定學會按“新指南”的規定進行。但是,你們能不能把影響正確測量血壓的因素給我們分析一下?王醫生聽清楚她的問話後,就對引起血壓測量不正確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她說,影響正確測血壓的因素很多,經常遇到的可能有以下幾種:

①被測量的人測量以前沒有很好地安靜下來休息片刻,或測量時沒有保持安靜狀態,或與旁人講話,未能進入最佳狀態。

②進行測量的醫護人員在測量血壓時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或聽覺不正常。

③進行測量的醫護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範做,袖帶放置的部位不正確,放氣太快等。

④在寒冷的冬季被測量的人上臂穿著的衣服太多,不方便脫衣裸露上臂,如果勉強脫去衣袖,又感到寒冷。

⑤所用血壓計不準確或沒有及時檢查、核對,或電子血壓計的品牌、型號是未經國際有關部門批準的產品。

(二)血壓計的種類和應用

1.血壓計應用

柳醫生是位專家,對測量血壓有豐富的經驗,他給大家介紹血壓計的種類時指出,現代臨床上使用的血壓計大致有以下幾種:普通血壓計有水銀血壓計和彈簧氣壓血壓計兩種。水銀血壓計測量時最為準確;而彈簧氣壓血壓計價廉,使用方便,但用久了彈簧彈力減弱,測量結果就可能偏低,這兩種血壓計都得用聽診器。

大家都想了解這兩種血壓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提出了一些問題,柳醫生一一回答。他強調指出,用血壓計測量血壓時,把袖帶綁在上臂上,充氣後將聽診器放在跳動的肱動脈上,然後根據上麵所說的脈搏跳動聲音的出現到消失,判定收縮壓和舒張壓。

現代國內外都生產了全自動或半自動的電子血壓計。這種血壓計應用簡單,隻要能把血壓計上的袖帶正確地綁在手臂上,用氣囊式電力自動充氣後,把血壓計放在心髒水平的部位,按動電鈕就可以在電子血壓計上顯示出收縮壓、舒張壓和每分鍾的脈率。

近10多年來,國外又生產了一種袖珍血壓計,將食指插入血壓計上帶氣囊的小孔,把血壓計放在心髒水平,按動電鈕,血壓計小孔內氣囊就會自動在食指周圍充氣,隨後自動顯示收縮壓、舒張壓與脈率數字。這種測量血壓的方法,無需脫衣露臂,因而使用非常方便,但這種血壓計隻能在主動脈主要分支上沒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的人身上才可以使用。第一次使用時最好先與水銀血壓計同時測量血壓做一對比,若所測量的結果基本相同時才能使用,並且這種袖珍血壓計價格較貴,目前尚未廣泛推廣。

麵對熱情的聽眾,柳醫生進一步指出,目前,我國許多高血壓病人甚至健康家庭裏都自備了血壓計,在家庭裏自測或由親屬幫助代測血壓的人數逐漸增多。但是,據分析在家庭裏測量的血壓值,往往比在醫院或診所測量的平均值,收縮壓大約低1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約低5毫米汞柱,並且表現出很大的個體差異,最高收縮壓差值可高達30毫米汞柱,最高舒張壓差值可達15毫米汞柱。引起這種病人血壓的反應性升高的差異可能是白大衣高血壓。

2.血壓計的選擇

在介紹了血壓計的種類和應用之後,為了加強居民的印象,柳醫生又就測量儀器的選擇進行了小結:

(1)血壓計的選擇:

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式(汞柱式)、彈簧式(表式)和符合國際標準的全自動或半自動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

(2)袖帶選擇:

使用水銀柱式、彈簧式血壓計時,應選擇大小合適的袖帶,其長度一般為30~35厘米,寬度為13~15厘米。袖帶氣囊至少應能包裹80%以上上臂,太短或太窄將使血壓讀數偏高。測量兒童血壓時應使用小規格袖帶。

然後他問居民們,聽明白了嗎?大家回答聽明白了。

(三)在測量血壓前要做些什麼準備

有些居民一坐下來就要求測量血壓,若在夏季,很多人身上正在出汗,有的人口裏還在吃食品呢,這樣能測出準確的血壓來嗎?顯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