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全新的生活質量觀念——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高血壓病的防治(3 / 3)

(五)亞健康發生的基礎———緊張的積累

緊張是人體受到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刺激時所發生的一種反應,引起緊張反應的刺激稱為刺激原,可以來自外環境,如缺氧、高溫、化學毒物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也可來自內環境變化,如體內酸堿平衡紊亂、器官功能失調等;還可來自心理、社會因素,如喜、怒、哀、樂等情緒,工作或人際關係的過度緊張或受到打擊等。緊張從本質上講是人體對付緊張原的適應性反應,高血壓的形成也與長期情緒緊張有關。

(六)阻止亞健康向疾病轉化的對策

由於亞健康的出現與長期的心理緊張狀態密切相關,因此,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對阻止亞健康向疾病轉化至關重要。具體對策如下:

①調適心理狀態,搞好自我保健。

②緩減壓力,消除緊張情緒。

③以平常的心態,冷靜地、理性地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件,既不過度興奮,也不過度悲傷。

④適當地參加健身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⑤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⑥深入地開展對亞健康狀態的研究。及時地對亞健康采取幹預措施,使其遠離疾病,向健康狀態轉化。

三、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保持健康,這是當今很流行的名言,但是要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非易事。它要求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規律地度過每一天,包括生活起居、休息睡眠、娛樂活動、飲食營養、健身鍛煉、衛生習慣、精神修養、情緒樂觀等等,在這麼多環節中,每個環節都不可缺少,不可互相代替,必須嚴格執行,大家看是不是很難啊!不過做好了,習慣了,生活方式也就積極、健康了。

(一)生活方式的內涵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們在生活中的行為方式與人體健康和壽命密切相關。不合理的行為方式不僅可以直接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而且還能消磨人們的意誌,催人早衰。

那麼什麼是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1)生活有規律:

日常生活要能有張有弛,勞逸適度,按時作息,保持著良好的規律性,並且能夠很好地適應外環境的變化。

(2)愛好廣泛:

任何人都不可消極地“過日子”,而應該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3)講究飲食營養:

通常飲食營養應保持平衡、清淡、衛生、多樣,有利於消化吸收,切莫暴飲暴食。

(4)培養良好的心態:

做到寬容待人、豁達、心地善良、關心他人,並能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

(5)注意儀表:

人們的精神狀態是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得體的衣著,代表著人們內心的自信和事業向上的精神風貌。

在醫學科學領域,生活質量是一個綜合性評價指標,在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麵都具體反映每個家庭、每個人各自的生活習慣。健康生活方式涉及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身體狀態、心理變化、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麵。比如作息製度,充足睡眠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每種生物,包括人類,能夠在地球上健康地生存,代代相傳,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各自具有不同形式的休眠狀態和生理上的保護性抑製。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社會”。腦神經細胞隨著人體的活動,產生興奮,當興奮達到一定時間和程度時,就會逐步轉向抑製,進入睡眠狀態。睡眠是一種生理性保護,人體在睡眠時一切生理活動都趨於緩慢,多數器官處於基礎代謝狀態,這時肌肉鬆弛,心跳、呼吸減慢,胃腸道分泌減少,全身代謝的能量消耗大大下降,並在積累新的能量,供第二天之用。人體睡眠的節律性與其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密切相關,諸如髒器功能的調整、物質代謝和分泌功能,都受睡眠“生物鍾”“節律性”的影響。因此,在一天24小時內,人體的血壓也隨著人體的生理性變化而出現“峰期”和“穀期”,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確定“睡得香”是健康的標誌之一。人體的睡眠狀態嚴重地影響到每個人的智力發揮和工作、學習效率,影響到生活質量及健康、疾病與壽命。

(二)四大基石效應

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人類健康的四大基石,也稱“維多利亞宣言”。正如上麵所提到的,這四大基石是指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是當今世界醫學科學對人類的重大貢獻和最新成果,勢必對我國人民的健康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據報道,實現四大基石的效果可使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病率總體上下降50%,並可大大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使平均預期壽命延長10年。在美國應用四大基石而非醫療手段,每延長一年壽命就可節省百億至上千億美元;延長平均預期壽命10年,則可節省數千億至上萬億美元。在我國若能實現積極、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高血壓病人將不是現在的1.6億而是5000萬,腦卒中病人將不是600萬而隻有150萬,我國目前4000餘億元的醫療費預計也可能減少到約1000億元。可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四大基石的效應必將對人類的生活水平產生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