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重性抑鬱症 (7)(2 / 3)

對於類似林阿姨那樣的更年期抑鬱症患者而言,各種抗抑鬱藥都可以使用,一般認為鹽酸舍曲林或者麥普替林較為合適。前者每天上午服用1片,後者每次2片,每日3次。用藥後一般7~10天,患者的症狀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整個治療過程一般需要8~12個月。在服藥的同時,患者應該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這對提高患者的體質狀況、增加自信心、充實生活內容等都有藥物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

此外,更年期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成員應該對疾病有所認識,注意從心理上理解患者、同情患者,注意關心保護支持患者盡快恢複健康,對疾病的嚴重性有充分的估計,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總之,若處於更年期的年齡階段,感到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情緒低落、沮喪,整日緊張焦慮或懷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有時候常有這樣那樣的痛苦,可是又查不出具體疾病,提示可能患了更年期抑鬱症。在這種情況下應到專科醫院就診,及早進行有效治療。

老年期抑鬱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其患病率有多高?

人口老年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普遍趨勢,也是科學、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結果。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2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0%,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老年期精神障礙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其中老年期抑鬱症也成為較常見的老年人疾病之一。

老年期抑鬱症是一種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見病,它是指首次發病在60歲以後,以顯著而持久的抑鬱心境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礙疾病。其具體臨床表現體現在情感障礙、思維障礙、行為障礙和軀體症狀等方麵,並由此導致患者在心理、生理和生活等方麵出現效率下降、功能減低和能力退弱等狀態。其發病不能歸因於腦部器質性病變或軀體疾病所致的一種精神障礙。可為單相抑鬱發作或躁狂與抑鬱交替發作。一般女性多於男性,發病高峰年齡在60~70歲,80歲後發病率逐漸下降。

在醫院保健機構或住院的老年患者中,抑鬱症患病率在10%~15%;在長期住院與患病臥床的老人中,發病率甚至可高達50%。抑鬱症不僅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且部分患者由此而自殺身亡。

據歐美國家對老年期抑鬱症的時點患病率調查表明,廣泛意義上的抑鬱狀態者約占老年人群的10%~30%,而在老年人群的自殺者中,約有80%與抑鬱症有關,老年期抑鬱症的患病率為124%~147%。

謝奶奶今年72歲,8年前丈夫去世。謝奶奶和她過世的丈夫生了三個子女,他們目前均已結婚,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美中不足的是他們都在外地。過去每年她都要到各個子女家去一次,平時則經常同鄰居家的老人們打打麻將、聊聊天,並參加了一個老年舞蹈團。她平時喜歡烹飪和聽戲。

過去,謝奶奶很會照顧自己,並且對烹飪很有興趣,她很注意食物的選擇,並購買維生素服用。她還閱讀了大量有關中藥的書籍,試圖通過它來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況。

但在四個月前,謝奶奶發現自己對社交和烹飪的興趣越來越淡。自己每做一件事似乎都要付出巨大努力,甚至自己在早晨都無法下床。謝奶奶去醫院看了醫生,但醫生無法對她的精力下降做出任何醫學解釋。醫生讓她回家,並建議她再多散散步,但她感到自己太虛弱了,根本走不動。

又過了幾個星期,謝奶奶開始睡眠紊亂。她常在半夜被噩夢驚醒,醒來後又什麼都忘了,而且無法繼續入睡。但在白天,倦意又像陣陣波浪一般將自己淹沒,使她變得昏昏欲睡。她的體重下降了10多斤,她不再外出同鄰居打麻將、聊天,也不去跳舞了,每天就坐在電視機前。她並不在意電視內容,隻要簡單就行。看烹飪節目,行;看電影,不行:因為她無法跟上劇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