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字謎很有意思:“一人本姓王,懷裏揣著兩塊糖。”謎底是“金”。是啊,一個人,無論身處怎樣的境遇,隻要他懷裏揣著兩塊糖,一塊慷慨地贈與別人分享,一塊留下自己慢慢品嚐,就自會獲得人生的快樂和金子般的幸福。在生活中,我們隻要與別人分享幸福、分享快樂、分享親情、分享成功、分享信息、分享甘苦……就會在分享中獲得人生的真諦。
《四十二章經》中說: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其實幸福是埋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感覺,隻要你願意去開啟它,願意相信自己,那幸福就會常在。
記得有位作家曾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蘋果,那麼,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人將各有兩種思想。”分享的幸福正在於,它可以使我們擁有更多的東西,而把自己的東西拿來與別人分享的那一刻,不但能體會到分享的樂趣,更能體驗到一種滿足感。因為分享幸福,你會得到雙倍甚至更多的幸福,所以我們也在享受幸福。讓我們靜靜坐下來,讓幸福在我們身上停留。
有一位叫智德的禪師在院子裏種了一株菊花。三年後的秋天,院子裏開滿了菊花,香味一直傳到了山下的村子裏。來禪院的信徒都不住地讚歎:“好美的花兒啊!”
有一天,有人開口向智德禪師要幾株種在自己家的院子裏,智德禪師答應了。他親自動手挑了開得最豔、枝葉最粗的幾株,挖出根須送到別人家裏。消息傳開後,前來要花的人接踵而來,絡繹不絕,智德禪師滿足了每個人的願望。可是這樣一來,沒過幾天,院裏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弟子看到滿院的淒涼,忍不住說:“太可惜了!這裏本來應該是滿院的香味啊。”智德禪師微笑地說:“這樣不正好嗎?因為三年以後就會是滿村菊香了啊!”弟子聽師傅這麼一說,臉上的笑容立刻如菊花一樣燦爛起來。智德禪師告訴弟子:“我們應該把美好的事物與別人分享,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這種幸福,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了,心裏也是幸福的啊。”
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道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關心愛護周圍的人,多為別人著想的人,心中的幸福感覺最多,因為看到別人的幸福微笑,我們心中自然也會感到幸福快樂。
幸福是人人可以達到的,無論年齡、性別、職位;幸福是心靈內在的感觸;幸福的人生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幸福是人文與物質的平衡;能與人分享幸福是雙倍的幸福;幸福感不僅來自獲得,更來自於給予;有愛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執著、勇敢、熱忱、信念是通向幸福彼岸的諾亞方舟;幸福來自於對願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