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財富,財富、機遇”,人們不停地呼喊、召喚,可它們往往又與那些呼喊者擦肩而過。或許你還有點不相信吧:熱誠與友善就是一筆財富。
陳玉書在外打工的那段日子,異常鬱悶,加之一周的勞累,更顯得疲憊了。
一個周末,他來到維多利亞公園放鬆放鬆,見一個婦人推著一輛童車在公園蕩秋千的地方停下。
孩子很想去蕩秋千,於是這位母親將童車上的孩子抱起來放在秋千的坐板上,去推秋千的搖繩,大概因體弱無力,婦人推了好幾次,秋千都蕩不起來。陳玉書忙幫婦人加力把孩子推了一把,頓時秋千大幅度地蕩起來,孩子被蕩得高高的,嗬嗬地笑個不停,這位母親頓時滿臉笑容,兩人一麵合力蕩著孩子,一麵閑聊。
閑聊中,陳玉書了解到這位太太是印尼華裔,其夫在印尼駐香港領事館工作……
大概是與那位印尼華裔相遇的下一個周末,陳玉書又遇見了另一位印尼華僑。這位印尼華僑無意中向陳玉書吐露出他最近有一批準備運往印尼的貨物,因領事館的商業簽證問題遇到麻煩,遲遲不能起運,時間一天天地耽誤。
陳玉書看到這個人一副苦相,他內心裏的“熱誠”這一根深蒂固的觀念又發揮威力了,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公園裏認識的那位太太的丈夫不就在領事館管這事嗎?對,去找那位太太說說,看她的丈夫能否幫上忙?
於是,陳玉書從這個人手裏接過文件,然後帶上禮物,來到那位太太的家裏。
這位太太見陳玉書上門求她幫忙,想起那天在公園蕩秋千時他那副熱心助人的鏡頭,太太沒有猶豫,便將陳玉書引見給她的丈夫。太太的丈夫見陳玉書是太太引見的人,便熱情地接待了陳玉書,並向陳玉書了解了那個人不能辦商業簽證的原因,第二天幫其補辦了一些手續,很快就把商業簽證辦妥了。
當陳玉書將辦好簽證的喜訊告訴那個人的時候,那個人高興得跳了起來,且情不自禁地問他:“我給你5萬塊錢謝禮,夠不夠?”陳玉書做夢也沒有想到一次小小的幫忙,能夠得到這麼大的回報,他激動地說道:“夠了!夠了!”
那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這5萬元的酬金,可抵得上陳玉書當時年薪的100倍。得到這筆重金,陳玉書人生的航向也改變了,開始涉足商海,後來成為世界享有盛名的景泰藍大王。
很多人都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友善”二字,他也說,友善,也是一種正確的觀念,就是財富之源。
友善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本質,它並不需要你刻意地去為之奮鬥,隻要在別人有困難時,如陳玉書那樣推一把;在別人受冷落時,如年輕店員那樣打聲招呼聊會兒天,並不是有什麼所求與目的,是發自內心的友善。其實友善也是財富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