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大學生自殺的背後

一、案例

曾某就讀於南寧某高校,今年19歲,讀大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就出現了自殺的念頭,並有兩次自殺失敗的經曆。第一次是被舍友及時發現並製止了,第二次是新學期剛開始時,曾某再次生出自殺的念頭,並服用了大量安眠藥,由於搶救及時,曾某脫離了生命危險。兩度自殺的經曆,引起了學校的高度重視,他們一方麵積極地做曾某的思想工作,一方麵找來了曾某的家人,並將情況告知了他的父母。後來在母親的勸慰下,曾某決定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在和心理醫生談話的過程中,曾某很配合地說出了自己以往的經曆以及自己情緒和心理變化的過程。原來曾某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父母自小就對他和弟弟管教比較嚴格,不同的是,他的父母隻是對他的生活要求比較嚴,對於學習則沒有太高的要求。

在讀高中之前,曾某的性格開朗而略帶執著,成績也很不錯,和同學的關係也非常好;但是,進入高中之後,曾某就變得沉默寡言了,對學習和其他事情都沒有什麼興趣,心情煩躁,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和同學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緊張起來。他表示自己長期以來都感到乏力,沒有精神,有時候還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等痛苦的軀體反應。

心理醫生發現曾某的轉變很可能是因為外界的某種刺激,於是,他引導曾某對高中生活進行回憶。最後,曾某說出了引發自己心理和性格變化的關鍵事件。原來,在曾某剛入校不久,其班主任就找他進行了一次談話,要求曾某的父母幫他辦一件私事。曾某回家後就將這件事告知了父母,並被一向正直嚴謹的父親回絕了。

當曾某將父親的意思轉達給班主任後,不料竟遭到了班主任的報複。曾某覺得班主任自從那件事之後就開始處處為難他,即便當他取得好成績時,班主任也會挑出他的缺陷大加批評;如果曾某考試成績不佳,班主任更是點名批評。甚至,曾某認為自己不但被班主任刁難,還遭到了其他老師的一致攻擊。

這令他的學習動力下降,變得膽戰心驚,上課也難以專心聽講;即將升高三時,班裏還傳出了他的謠言,什麼曾某和某某女生關係曖昧,思想不純,手腳也不幹淨等。曾某此後就變得謹小慎微,再也不敢表現自己,在人多的地方恨不得自己隱身起來。

當這些消息被曾某的父親得知後,他遭到了父親的責罵,說他丟了曾家的臉,從此對曾某的管教就更加嚴格了。三年的高中生活,令曾某的性格徹底轉變了,他再也找不到以前的自信和驕傲了,每時每刻都活在壓抑之中。

高三整個學期,曾某就一直沒有精神,經常失眠、做噩夢,有一回,他的腦海中忽然閃出了自殺的念頭,但一閃而過之後,曾某就告誡自己不可以輕易放棄,要取得成就來證明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那些誤解和偏見。更重要的是,考上了大學,就可以離開這個令他壓抑的地方了。

經過努力,曾某如願以償地上了外地的一所二本院校。但是,曾某還是開心不起來,他離開了那個令自己傷心的地方,卻並沒有擺脫思想上的負擔。漸漸地,曾某被學習和人際關係等方麵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的期末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和班裏的不少同學也有過矛盾。後來,曾某再次出現了自殺的念頭,並有了兩次自殺失敗的經曆。

心理醫生發現曾某在陳述以上事情時,表情單一,語速很慢,有時候還結結巴巴的,表述不怎麼流暢,但他的思維和意識還是比較清晰的。後來,心理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是,曾某因為長期遭受不公平待遇而出現嚴重精神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