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認識情商,激發自身潛能(1)(3 / 3)

人的情緒高低一般以28天為一個周期,你要大致知道自己的情緒波動規律,這樣在麵對低潮期時,就會做好充分的準備,逐漸鍛煉自己的情商。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商,可以做以下這個測試,它也是微軟招聘的情商測試題;

在一個暴風雨交加的晚上,你開著一輛車,經過某個車站,這個時候,有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公交車,其中一個生了重病,生命垂危,需要馬上去醫院;另外一個是曾經救過你性命的醫生,你連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是你心儀已久的異性朋友,這次錯過他(她)後,你們就不會再有機會相見。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你的車裏隻能坐下一個人,麵對這種情境,你會怎麼選擇?

很多人會糾結在三個人的選擇中,認為哪一個都是最應該載的人,從而浪費了時間。高情商的人則會這樣決定:自己下車,讓醫生開著車送老人去醫院,自己陪著心愛的人在雨中等公交車。

到此為止,你是否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同時懊悔自己怎麼沒有想到?

這就是情商的奇妙之處,它能在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影響認知的效果。茫然的情緒往往會打斷正在發生的認知行為,而情商能將所有情緒有機結合起來,發揮最好的作用。由此來講,情商是一個人想要成為精英的必備條件。

成功點睛

人每時每刻的精神行為,都有可能對命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如果你的人生是一輛全速行駛的列車,那麼,情商就是它的動力,甚至決定著它的方向。想要成功,就要學會提高自己的情商,因為,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積極的精神力量,都蘊藏在一個人的各種情緒當中。

高智商不等於成功者

《阿甘正傳》裏的男主角阿甘,是一個從小就有點行動不便的男孩,小的時候沒有學校願意接收他,因為他的智商測試分數隻有70分。但是他憑借執著、勇敢的個性,最終成了美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故事也許是虛構的,但是卻向大家展現了這樣一個道理:智商的高低和成功不能畫等號。

一個擁有高智商的人不一定就會取得高成就,擁有這項能力固然令人高興,但是,讓你的人生走向高峰的決定性因素是情商。如果一個智商高的人不能適應社會,不懂得人際關係,那麼依然會是一個在生活金字塔底苦苦煎熬的人。

安東尼三歲能背詩,五歲開始被要求認字,並自學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和數學課程。七歲時兩天就能看完一部小說,接受智商測驗後,發現安東尼智商為150。這在常人眼裏,就是所謂的神童。

上學後,安東尼的成績一直很出色,但是不太遵守紀律,與同學也合不來。高中期間,他因為和同學打架被學校開除,後來,無論父母怎麼勸說,他都不願意上學,最後去汽車修理廠當了一名修理工。安東尼的故事告訴人們,高智商的神童不代表未來就會成為精英。

科學家曾經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一個人的聰明程度是由智商決定的。為此,他們發明了各種關於智商的測驗。最早的智商測試開始於1904年,當時法國組織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委托專家研究公立學校低能兒童的管理問題。委員會成員比納與另外一位醫學家西蒙合作研究,製作出一套測量兒童智力高低的問卷,這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測驗科學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