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堅持“一國兩製”,實現祖國統一(3 / 3)

1997年7月1日,我國政府已經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結束了英國長達150多年的殖民統治,鮮豔的五星紅旗和特區五星花蕊的紫荊花區旗在香港冉冉升起,高高飄揚。“一國兩製”已經在香港率先實行,一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作良好,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實際情況大大出乎一些所謂國際“預言家”的意外,這充分證明“一國兩製”的科學性和強大生命力。也再一次顯示了鄧小平在提出和組織、領導實施“一國兩製”這一科學構想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極其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智慧,以及他對事態發展的英明預見和高度洞察力,雄辯地證明了鄧小平是堅定的原則性與高度的靈活性相結合的典範。

二、澳門即將回歸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又一盛事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簽署後不久,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葡萄牙總統埃亞內斯時講道,中葡之間沒有吵架的問題,隻存在一個澳門問題,這個問題在兩國建交時已經達成諒解,隻要雙方友好磋商,是不難解決的。

澳門問題和香港問題一樣,都是曆史上遺留下來的特殊問題。澳門從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87年被葡萄牙強占。中國人民從不承認葡萄牙在1887年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1979年,我國同葡萄牙建交時,葡萄牙政府承認澳門主權屬於中國,暫時由葡國管治,在適當的時候交回中國。1987年4月13日,我國政府與葡萄牙政府經過多輪談判後,按照“一國兩製”原則簽署了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我國政府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澳門從此進人為時12年的過渡期。

我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中闡明了解決澳門問題的基本方針政策,就是按照“一國兩製”的方針,在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時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和澳人治澳;澳門現行的社會、經濟製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葡萄牙和其他國家在澳門的經濟利益將得到照顧,在澳門的葡萄牙後裔居民的利益將依法得到保護等。這既堅持了在本世紀末之前收回澳門主權的原則立場,又按照“一國兩製”的構想,對保持澳門的穩定發展和平穩過渡作出了妥善安排;既符合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照顧到澳門的實際情況和各方麵的利益。因此,中葡聯合聲明發表後,得到了澳門社會公眾的廣泛擁護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讚同。

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澳門將於1999年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中華民族的又一盛事。”現在距澳門回歸祖國隻剩10個月時間了,雖然在這段時間內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機遇大於挑戰,有鄧小平“一國兩製”理論的指引,有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祖國繁榮昌盛和全國人民的支持,有澳門同胞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挑戰,我們堅信都能戰而勝之。“一國兩製”能在香港順利實現,同樣也一定能在澳門勝利實現。

三、發展海峽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香港順利回歸,為解決台灣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基本方針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一切華夏子孫的殷切願望。

在過去的幾年裏,經過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主要特點表現在:①台灣來祖國大陸人數明顯增多,各種交流日益頻繁。近幾年來,台灣來祖國大陸探親、旅遊、經商、考察和進行文化學術及體育交流的各類人員,每年幾十萬人次,有時達百萬人次。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全麵展開,交流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文藝、體育、影視、教育、出版、衛生、科技、學術、農業、稅務、會議、包裝、廣告等方麵的上百個項目,呈現出全方位交流的態勢。②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迅速發展。進人90年代以來,兩岸間接貿易額每年都在30億-50億美元左右。台灣從各種途徑流人祖國大陸的資金也都在50億美元左右。③探親範圍擴大,接觸層次提高。近年來台灣來祖國大陸的人員,不僅有一般民眾,還有不少知名的專家學者,甚至黨政上層人士。④兩岸授權的民間團體來往頻繁。中國政府授權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台灣當局授權的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在1991年分別成立。“海協會”和“海基會”為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處理兩岸交往中的若幹問題,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發展兩岸交往和實現祖國統一的道路上還存在著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台灣當局仍堅持反共拒和立場的“三不”政策,在“確保台灣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借口下,繼續實行“民間性、單向性、間接性”的開放政策,致使海峽兩岸的交往處在不正常狀態,基本仍停留在單向和間接的層次,還不是雙向和平等的。

為了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就解決台灣問題發表了係統而又重要的講話。這個講話精辟地闡明了鄧小平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思想的精髓,客觀地分析了解決台灣問題所麵臨的形勢,並就現階段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進程提出了八項主張。這一講話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一貫性和連續性,體現了發展兩岸關係,促進祖國統一的決心和誠意,也是解決台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再次申明中國共產黨關於和平統一的一貫立場,並提出新的主張。黨的十五大報告申明,要努力用和平方式實現統一,但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決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幹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圖謀的。

台灣的前途係於祖國統一,分裂是絕對沒有出路的。我們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最終解決台灣問題。我們堅信,盡管道路坎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國兩製”的旗幟下,海峽兩岸一定會重新握手言和,祖國統一大業一定會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