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1 / 2)

實訓目的

掌握股息貼現模型;掌握收入資本化法在普通股價值分析中的運用;掌握股息貼現模型的幾種類型。

實訓重點難點

收入資本化法在普通股價值分析中的運用;股息貼現模型的幾種類型。

實訓內容

由於投資股票可以獲得的未來的現金流是采取股息和紅利的形式,所以股票價值分析中的收入資本化法又稱股息貼現模型(dividenddiscountmodel)。收入資本化法運用於普通股價值分析中的模型,又稱股息貼現模型。股息貼現模型假定股票的價值等於它的內在價值,而股息是投資股票唯一的現金流。事實上,絕大多數投資者並非在投資之後永久性地持有所投資的股票,根據收入資本化法,賣出股票的現金流收入也應該納入股票內在價值的計算。

一、收入資本化法在普通股價值分析中的運用

收入資本化法認為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取決於持有資產可能帶來的未來的現金流收入的現值,判斷股票價格高估抑或低估的方法也包括兩類:

(1)計算股票投資的淨現值。如果淨現值大於零,說明該股票被低估;反之,該股票被高估。

(2)比較貼現率與內部收益率的差異。如果貼現率小於內部收益率,證明該股票的淨現值大於零,即該股票被低估;反之,當貼現率大於內部收益率時,該股票的淨現值小於零,說明該股票被高估。內部收益率(internalrateofreturn,簡稱IRR)是當淨現值等於零時的一個特殊的貼現率。

二、零增長模型

零增長模型是股息貼現模型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假定股息是固定不變的。換言之,股息的增長率等於零。零增長模型不僅可以用於普通股的價值分析,而且適用於統一政府債券和優先股的價值分析。

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如下:

V=D1(1+k)1+D2(1+k)2+D3(1+k)3+…+Dt(1+k)t

式中:V--股票的內在價值;

Dt--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利;

k--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假定股息的增長率等於零,則股票的內在價格為V=D0k。

零增長模型的應用似乎受到相當的限製,畢竟假定對某一種股票永遠支付固定的股利是不合理的。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在決定普通股股票的價值時,這種模型也是相當有用的。尤其是在決定優先股的內在價值時,因為大多數優先股支付的股利不會因每股收益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而且由於優先股沒有固定的生命期,預期支付顯然是能永遠進行下去的。

例如,假定某公司在未來無限時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8元,其公司的必要收益率為10%,可知一股該公司股票的價值為8/010=80元,而當時一股股票價格為65元,每股股票淨現值為80-65=15元,因此該股股票被低估15元,建議可以購買該種股票。

三、不變增長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如下:

V=D1(1+k)1+D2(1+k)2+D3(1+k)3+…+Dt(1+k)t①

式中:V--股票的內在價值;

Dt--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利;

k--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如果我們假設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增長,那麼就會建立不變增長模型。T時點的股利為

Dt=Dt-1(1+g)=D0(1+g)t②

用Dt=D0(1+g)t置換公式①中的分子Dt,得出

V=∑∞t=1D0(1+g)t(1+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