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西行篇 第一章:東方來客(1 / 3)

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深秋之際,南禪寺大和尚悟禪攜小和尚戒嗔造訪土城巴庫,個中緣由尚有待表明,但是此行幾近萬裏,由東亞至東歐,其跨度之大,直叫人歎為觀止。

隻不過,時至此時,遠至跨州之行已不是什麼匪夷所思之事,早在盛唐時期,世界各地出使大唐並於中土掛名某個一官半職之事早已屢見不鮮,大唐之宮廷畫師亦繪出盛唐景象,其內外國使臣膚色由白至黑無奇不有,幾乎已經囊括了彼時所有具備規模的帝國番邦。

而相應地,大唐也會遣派使臣出使他國,時日一久,通往各地線路皆被打通,其中就包括萬裏之外的…

東歐大陸。

時至今日,大唐覆滅,中土戰火紛亂,不惜行萬裏路也要一睹天朝風采,居住於大唐的移民浪潮猶如百代過客,早已一去不返,曾今都城長安的街道上,那些有著各色皮膚的商販,經過幾次動蕩,也已無跡可尋。

而今小和尚戒嗔出現在這裏,又是何緣由呢?

回顧悟禪、戒嗔二人初到之時,按照事先交代,二人來到巴庫城中那座猶太教堂,見到了一個年不及四旬,有著一頭棕黃色的長發,漂亮的藍色瞳仁,略顯凸出的眉骨和顴骨,大大的鼻子和下顎的男子,男子舉止彬彬有禮,笑容十分具有親和力,他招呼二人坐了下來,用一口算不得十分流利,帶有口音,卻足以交流的中原語同二人交流起來。

“大師傅,小師傅,歡迎兩位的到來,長途跋涉一定累壞了吧?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的名字叫做…”男子隻手撫肩微微頷首施禮道,“門羅.孟德爾.拉斯普,你們可以叫我門羅,這裏的人通常稱呼我為門羅神父,神父是我的職業。”

“阿彌陀佛,施主的中土話講得十分好,讓在下難以自容,貧僧法號悟禪,而今次來參與修行的…”悟禪先是雙手合十施了個佛禮,而後讓出身後戒嗔介紹道,“是這位小和尚,其法號為戒嗔。”

“施主好。”戒嗔上前施禮。

“哦?”門羅觀瞧戒嗔,似是十分好奇且目光中難掩期許之情,“能從中土第一佛山,五台山數百間寺廟挑選出之精英當中脫穎而出,真是叫人期待啊小家夥。”

“門羅先生過獎了。”悟禪伸手摸了摸戒嗔的大腦袋,客氣道。

說話間,戒嗔的一雙圓溜溜地大眼睛總是不自覺地盯著門羅在看,後者察覺到後淡笑著彎下身對著戒嗔道,“小師傅,為何一直盯著我看呢?”

“戒嗔,這樣可不禮貌啊。”聞言,悟禪趕忙批評道。

“不是的,”戒嗔搖了搖頭,正了正視線對上門羅的臉道,“施主,我們之前是見過麵的。”

“嗯?有麼?”門羅側首疑道。

“三年前,您曾去過顯通寺,在寺廟門口我們撞在了一起,那個時候你摸了我的頭說了幾句我聽不懂的話。”戒嗔腦袋靈光,記得十分清楚,尤其是在當時從未見過如此發膚瞳仁的異族人,印象自然更深刻些。

“哦?你不說我都不記得了,看來小師傅的頭腦很好嘛,不過能從那麼多優秀的孩子中留到最後,你有多聰明我可是都不會驚訝的啊,看來語言問題不需要為你擔心,”門羅對戒嗔笑了笑,而後站直身於悟禪對上視線道,“那大師傅您呢,至此可還適應。”

“…阿彌陀佛,”悟禪顯得有些尷尬,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這也是為何貧僧方才說於先生麵前難以自容,當地語言對貧僧而言學習起來實在有些吃力,不過好在戒嗔聰慧,已掌握要領可以與人交流,至於貧僧我…看來是沒這種天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