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浪子,也非情場得意者,而是一名普通的公路工程技術人員,由於從事著公路的養護與施工,我成了一名經常不回家的人。因此心中總有一個強烈訴說的欲望,想對妻子說一聲:“謝謝你,愛上了我這個不回家的人! ”
自從選擇了公路,我就成了一個時常不回家的人。是這條夢牽魂繞的公路,與我不離不棄,與我風雨相伴,成為我心靈的寄托和工作的全部。
工作多年形成一個習慣,如果不在公路施工現場或養護現場,心裏總覺得空落落的,不踏實。心裏總是惦記著工程的進展:什麼時候該上水穩層了、什麼時候拌和樓該點火出瀝青料了……昨日下雨了,路麵上那幾個破損還沒有修補完畢,明日不知天晴不晴……有時驀然從這種沉思中醒來,我也笑於這種習慣。
自從走進公路段,成為一名光榮的公路人後,我工作生活的軌跡就是修路、養路,養路、修路,多少個日夜,在工地小屋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多少個夏日,與孤寂相伴,與勞累相隨,與風沙共舞……
公路人的生活是“經緯(儀)水準(儀)肩上扛,一年四季在外忙”。我們的生活是與長路相伴的日子,多於與家人相伴的日子,在野外,風吹雨淋的日子多於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日子。
我的日子就在這種輪回中度過。不經意間,歲月匆匆,我已為人父,歲月的年輪駛過額頭,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皺紋,不知不覺中,已人到中年。和妻子在這樣長長短短的等待中,孩子一天天長大,而妻子的容顏不再年輕。有時,看到妻子騎著自行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匆匆一個人幹家務,晚上在燈下給孩子輔導作業,星期天、節假日騎自行車帶孩子往返於一些假日輔導班……而原本這些工作需要兩個人來完成。看到妻子眼角的魚尾紋,看到曾經烏黑的頭發已有絲絲白發,有時看到身邊的人家日見豐盈,家庭轎車越來越多,房子越換越大,而我依然清貧,依然常年奔波在公路養護工地上時,這種訴說感就越強烈,有時也會自言自語地說一聲:“親愛的,謝謝您,愛上了一個修路人,愛上了我這樣一個不回家的人……”
公路人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公路人的生活條件是艱苦的,多少年前就流傳著一個俗語:“有女不嫁修路郎,一年四季在外邊,有心前往去探視,隊上沒有家屬房”。
妻子毅然選擇了我,就選擇了公路,選擇了公路人的生活,就選擇了奉獻和付出,就選擇了與孤寂相伴。而我回報的,隻是那條夢牽魂繞的公路。
有時看到一條條公路在我們手中誕生,實在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有時看到因翻漿、泥石流等病害變得千瘡百孔的公路在我們手上變得順美暢潔,看到一輛輛車各行其暢,就覺得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值。這是許許多多的公路人及其家屬長久地等待、艱苦地勞動、默默地奉獻之後,收獲的最大喜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