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我們選擇的多種備選方案,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都需要我們做出相應努力之後才有可能變成“相對較好的”(你根本得不到“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是不存在的)。所以,從現實狀況入手,立即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讓自己別無選擇,果斷下手
供我們選擇的所有方案都各有利弊,我們往往無法精確地衡量每個方案的利弊大小,一時難於做出抉擇。與其花太多的精力去作細致的比較,不如根據自己的偏好果斷選取其一,然後集中自己有限的精力,專心致誌地為之拚搏,可能會使我們獲得比較豐厚的回報。如果長久地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則可能導致種種不良的後果。
推遲大的決策,從小處著手
有些不良後果是由當事人因掌握的信息不充分而過早地做出衝動的“最終決定”而致的。比如,24歲的某男,與某女接觸不久,便墜入情網,下了定論:她就是自己一生要找的人。於是匆忙結婚。婚後才發現她原來並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並且還有許多自己容忍不了的缺點,後悔呀!
倘若那位男士婚前在生活的點滴之處對對方多了解一些,就可以對她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也就不會造成後來的局麵了。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小選擇”需趁早,“大選擇”宜推後。
做好人生的第一次選擇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路徑依賴”理論,說的是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一個廣為流傳、引人入勝的例證是:
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什麼采用這個標準呢?
原來,早期的鐵路是由建電車的人所設計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電車所用的標準。
那麼,電車的標準又是從哪裏來的呢?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所以電車的標準是沿用馬車的輪距標準。
馬車又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英國馬路轍跡的寬度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所以,如果馬車用其他輪距,它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被撞壞。
那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原來這些轍跡是從古羅馬人那裏來的。因為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由羅馬人為他的軍隊所鋪設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任何其他輪寬的馬車在這些路上行駛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很長。
可以再問,羅馬人為什麼以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作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美國航天飛機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隻比火車軌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美國航天飛機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竟然是兩千年前便由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路徑依賴”的強大影響力。沿著既定的路徑,不管是經濟、政治,還是個人的選擇都可能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迅速優化;也可能順著原來錯誤的路徑往下滑,甚至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下而導致停滯。而這些選擇一旦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人的生命曆程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敗者之所以失敗,都是選擇的結果。因為正確的選擇引你走向成功,錯誤的選擇導致你的失敗。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人生都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受路徑依賴的影響,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所以,畢業時的第一次職業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才能做好畢業時的第一次選擇,走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呢?我們來聽聽前輩是怎麼說的。以下內容節選自零點研究谘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袁嶽在《大學生》雜誌上寫過的一篇文章——《論職業選擇的十大關係》,供大家參考。
論職業選擇的十大關係
第一大關係:“熱門”VS“冷門”
……在熱門行業中找工作,一般人會想到,這個行業現在“井噴”式發展,相應地對人才需求也一定是井噴式發展。但這個想法可能是錯誤的,就是因為某個行業很熱,所以它對人才的需求是很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