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這些止痛藥都不可以用,但長期服用此類止痛藥的話就有問題了。多數止痛藥能使體溫下降,長期服用體溫會越來越低,這樣,本來想止痛,卻又引起了疼痛以外的其他疾病。
2.保健品使身體變成“懶惰的身體”。
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人們很重視養生保健,各類營養保健品便應運而生。營養保健品剛剛出現的時候賣得特別貴,一小瓶就要好幾百元。現在不隻是藥店有售,人們在便利店和超市隨隨便便就能買到各種各樣的營養保健品。有的人常備幾種藥丸,分開服用,常說“肌膚沒有光澤時吃點維他命C”,“焦躁不安補點鈣吧”;也有每天吃“綜合維他命藥劑”的。
營養保健品原本是“補充營養的食品”,是用來補充體內缺乏的維他命、礦物質等物質的,但這些體內缺乏的物質本應該由食物來提供。食物進入體內後,要經過消化、吸收、分解等一係列複雜的過程,而通過服用營養保健品補充營養物質時,越過了這些複雜的過程,直接就能讓身體吸收這些營養元素。於是,身體攝取食物時的真正意義上的消化、吸收、分解等機能下降了。也就是說,身體將慢慢變成隻能通過服用營養保健品來補充營養元素的“懶惰的身體”。
3. 不挑食的女人也會惹病
大家都認為不挑食、什麼都吃是件好事,但真的是這樣嗎?
阿拉斯加不生產蔬菜,因紐特人靠吃生肉攝取維他命,但是,這不等於說我們也可以吃生肉;印度人為了抵抗酷暑,靠吃放足香辛料的咖喱來促進新陳代謝,但是,不見得我們也能把咖喱當做家常飯。
地域不同,適合人的食物也不同,同理我們每個人都各不相同,適合的食物也是不同的。如果隻吃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人們說這是“偏食”。其實,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體質不同,身體需要的“食物”也就不同。大部分情況下,人會下意識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才是“偏食”的真正意義。
統一化的健康信息到處流傳:“不能吃鹽,因為會導致高血壓”,“要多吃醋,因為對身體好”。毫無防備地相信這些說法,即使想吃鹽也克製自己,不喜歡吃醋也強行灌下去,這樣做對健康其實有百害而無一利。鹽有提高體溫的作用,而醋則是降低體溫。“想吃鹹的東西”是因為體溫下降了,身體通過味覺告訴你應該提高體溫了。“不喜歡吃醋”也是體溫下降後身體的自然反應,這種反應會轉化成味覺來通知你。
過量食用生的蔬菜和水果不好,但是如果你想吃,覺得它好吃,那麼吃吃也無妨。如果你覺得它不好吃,隻是因為大家都說吃了對身體好,就強迫自己吃,這就有問題了。要對自己的味覺(身體的本能)充滿信心,最好是遵從身體的意見開展飲食生活。
4.正確的洗浴方式才會提高體溫
大家都很喜歡洗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們看到溫泉、SPA、洗浴中心比比皆是,“溫泉療養”自古就廣為流傳。但是,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洗澡時,常常都用淋浴簡簡單單地糊弄過去,好好地泡在浴盆裏洗的人越來越少。
實際上,洗澡的意義並不是單純地保持清潔。洗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衛生習慣,好好地泡在浴盆裏,能促使全身的血液流動,大量出汗,不需要費力,身心都能放鬆,心情特別愉快,同時又能使體溫上升。經常洗浴,提高女人的基礎體溫
日常生活裏,有些女人體溫並不低,不是屬於“冷女人”。但有時就是感到不適,一檢查原來是在某個特殊時間段基礎體溫較低。
那麼,什麼是基礎體溫呢?人在經過一夜睡眠後,在尚未起床、進食、說話、運動前,拿出體溫表來測量自己的體溫。可以說,基礎體溫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能夠衡量人體的代謝和激素水平。
女性的基礎體溫容易出現波動,這是由於女性的生殖激素比較複雜,處於不斷地變化的狀態中。女性在每次月經來潮後,所測出的體溫大多在36.5度左右,而在排卵前則降到最低點,排卵後1—2天,由於黃體分泌的孕激素作用於大腦的體溫中樞,這樣,女性的基礎體溫會很快升高0.4—0.5度,並一直持續14天左右。但是,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到2天內,女性的基礎體溫會再度降低。在這幾天內,30歲女人是處在低體溫的狀態中。女人如果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提高體溫,而提高體溫的最好辦法,就是經常給自己泡個熱水澡。
女人最好選擇浴缸洗浴,將胸口以下身體全部都浸到熱水裏,熱水使女人的全身血液循環通暢,全身大量出汗,這時,女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鹽分便排除出去了。女人出的汗最初有些粘,且混合著油脂和鹽分,當再次出汗後,慢慢就變得清爽了。女人下半身充分得到溫暖,基礎體溫大大提高,身體各機體的機能大大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