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中醫防治肥胖病的方法(1)(3 / 3)

由於外用減肥藥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必須滲透到脂肪組織中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如何正確使用外用減肥藥直接影響到藥物的治療效果。有些外用減肥藥中含有促進有效活性成分滲透入皮膚組織中的藥物,其減肥效果就顯著一些。但無論有無促進滲透的藥物,正確的使用方法都是使藥物發揮最佳療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正確的按摩手法及足夠的按摩時間:影響皮膚吸收的因素除了前麵提到的皮膚水合程度、透入物的理化性質及水-脂質分配係數以外,還與皮膚的部位及其完整狀況有關。但是在這些因素基本相似的情況下,皮膚的溫度及皮膚的血液循環狀況就決定了外用藥物的吸收多少及快慢。動物實驗表明,當豚鼠的腹部皮膚溫度從20℃升至38℃時,其對藥物的吸收能力增加了5倍之多,而在嚴寒氣溫下(0℃以下)經皮吸收就大大減少。二是規律化治療: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治療一定要規律化。因為外用藥減肥是利用了人體脂肪儲存與分解這一動態平衡過程中,加速脂肪分解這一步驟而達到治療效果的。必須連續不斷有規律地治療,才能使這一過程越來越有利於脂肪分解大於脂肪儲存,從而達到減少脂肪組織的目的。一般用藥7~14天為1個療程,每天最好用藥2次,並且應在固定的時間給藥。由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是晝夜不息的,隨時有新合成的脂肪補充到脂肪組織內,因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治療無規律性,是難以取得滿意治療效果的。

針灸減肥

針灸減肥的作用機製

1.針刺對中樞神經的影響

趙玫等通過觀察針刺對SD 大鼠食源性肥胖模型的攝食量、肥胖指標和各部脂肪量的作用,並通過腦立體定位和神經細胞微電極記錄技術,觀察實驗大鼠下丘腦腹內側核(VMH)電活動的變化。結果發現對照組的攝食量、肥胖指標及脂肪量顯著高於正常組,針刺組攝食量、肥胖指標及脂肪量顯著降低;對照組VMH 自發放電頻率顯著低於正常組,針刺組VMH自發放電頻率顯著高於對照組。認為飽中樞的激活可能是針刺產生減肥效應的途徑之一,且作用的時間效應遠期為佳。

劉誌誠等采用中樞神經核團推挽灌流和生化試驗技術,研究針刺對肥胖大鼠中縫核群組織單胺類遞質水平的影響,結果肥胖組中樞核群Trp、52HT/52HIAA、TYr 水平顯著低於正常組,而NA、DA 含量卻顯著高於正常組。中縫背核52HT 含量與肥胖度呈負相關。針刺組與肥胖組相比,中縫核群中52HT 含量明顯回升,DA 含量明顯回降,說明肥胖大鼠中縫核群功能失調,可能是肥胖的重要發病環節。針刺對中縫核群功能的良性調整作用,可能是針刺實現減肥效應的一個重要因素。

2.針刺對糖代謝及其調節激素的影響

胰島素(Ins)具有抑製脂肪分解和促進葡萄糖轉變為脂肪的作用。研究表明,有的肥胖患者常合並血糖升高,肥胖者血中胰島素水平為正常的10倍,這是由於肥胖者對胰島素產生了耐受現象。針灸治療可以降低肥胖患者血中胰島素水平,調整患者糖代謝的異常狀況。

劉誌誠等通過研究表明:針刺前患者空腹血糖(BS)含量顯著高於正常值,腎上腺素(Ad)和皮質醇(CS)含量則明顯低於正常;針灸後患者空腹BS含量明顯下降而Ad和CS含量明顯上升,且其下降和上升水平的程度與療效有關。提示針灸可以改善患者的糖代謝異常,調整糖調激素。楊長森等的臨床觀察顯示:針刺後患者血Ins、BS含量明顯下降,LDH活動明顯提高,同樣表明針灸可改善患者的糖代謝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