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從頭到腳健康美容速成 (5)(2 / 3)

落;如果腎精氣不足,牙齒就會鬆動易落。此外,中醫學還有“齒為五髒六腑之門戶”的說法,牙齒是消化的第一關,所以牙齒的保健要從腎和胃腸兩方麵入手。

腎精不足——地骨皮散

腎主骨,一旦腎精不足,髓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法滋養骨頭與牙齒。牙齒就容易出現枯槁、黃黑、鬆動,甚至齲齒等症候。正如《聖濟總錄》所言:“腎主骨,齒者骨之餘也,人之腎氣強盛,骨髓堅固,則齒牙瑩白璀璨;今腎氣虛弱,無以榮於骨髓,故令牙齒枯槁而黃黑。”

腎精不足,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五點:先天不足、後天調養失宜、房事過度、久病傷腎、年老腎虧。現代美人隻要抓住導致腎精不足的根本成因,在日常生活中細心嗬護牙齒之根本——腎精,不愁沒有一副漂亮健康的牙齒。

那麼,保養腎,該如何做呢?

食療

生活中有許多食材、藥材都具有保養腎精的功用。如芝麻、粟米、豇豆、牛骨髓、狗肉、羊骨、豬腎、淡菜、鱸魚、幹貝、桑葚、芡實、栗子、胡桃、山藥、枸杞、冬蟲夏草、杜仲、何首烏、海參、海馬、蝦子、龜肉、鴿肉、豬肉、甲魚、蛤蚧、蓮子、鬆子、薺菜、韭菜、蜂王漿、靈芝、燕窩、阿膠、紫河車、地黃、鎖陽、肉蓯蓉等。現代美人隻要合理運用這些食材,就能做出美味好吃的補腎益精菜肴。需要注意的是,腎為水髒,通於天之水氣,怕土。而長夏屬土,不宜於腎。所以,夏季要特別注意腎的保養。

下麵介紹幾道保養腎精的菜肴:

肉蓯蓉燜羊肉

此菜能滋補元陰,益精生髓。

材料:肉蓯蓉克,羊肉克,生薑克,調味料適量。

做法:先將肉蓯蓉、生薑、羊肉洗淨。把生薑切成薄片、羊肉切成小塊。

準備好食材後起油鍋,先下生薑炒香,再下羊肉煸炒至香,隨後加入肉蓯

蓉和清水小碗。小火燜至羊肉爛熟,最後放入醬油或食鹽調味即成。

芝麻核桃粥

此粥能補肝益腎、滋潤美容,尤其適合因腎功能失調引起的容顏受損者。材料:芝麻克,核桃仁克,糯米克。做法:將芝麻、核桃仁、糯米洗淨後同放入鍋內,放適量水小火熬製即成。

牛膝杜仲豬腰湯

此湯能壯陽補腎、益精生髓,尤其適宜因先天不足或房事不節或久病不愈的腎精不足者。材料:牛膝克,杜仲克,豬腰個。做法:將豬腰從中間切開,去除白色筋膜後與杜仲、牛膝一齊放入沙煲內加水用武火煮,煮沸後改用文火煲到豬腰爛熟,去渣調味即可食用。

按摩

丹田、腎俞、湧泉是腎的養生穴位,長期按摩這三個穴位,是保持腎精充盛、腎氣健旺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丹田位於肚臍下一寸至二寸處,相當於石門穴位置。搓熱雙手,找準丹田後,把右手中間三指放在丹田處,左手壓在右手之上,雙手同時用力旋轉按摩 次。注意用力不可過重。此法常做不僅能健腎,還能改善腸胃功能。

腎俞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兩旁一寸處。取穴時,可俯臥,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督脈)旁開 .寸處即是。搓熱雙手後,用手掌從上至下摩擦 次。此法能防治腎虛腰痛。

湧泉位於足掌心前 /與 /交界處,是足少陰腎經之首穴。用右手食指中指點按左足穴位,按摩 次,然後換為左手點按左足。左右交替,直至足心發熱為止。此法可以強筋健步,引虛火下行,對心悸失眠、雙足疲軟無力等有防治作用。

節欲

房事不能過度,要有節製,欲望也不能過多。尤其是冬天。養生學認為,冬天寒冷,主藏,要以養精氣為先,因此性生活應有所節製。

藥養

地骨皮散

此散能清熱養陰,升舉清陽,適合於脾腎兩虛引起牙齒黃黑、枯燥無光者。材料:地骨皮克,鬱李仁克,生幹地黃克,川升麻.克,槁本

.克,露蜂房.克,杏仁克。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為散,每次取克,用紗布包緊後,放入口中,咽津。

胃火上蒸——滋陰清胃固齒丸

胃火,即胃熱。多由邪熱犯胃而致。有的是因為嗜食煙酒、辛辣、膏粱厚味,導致體內邪熱過重。有的是因為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鬱結化熱、化火,導致胃火熾盛。由於胃經絡於跟,胃火循經上熏,致使出現各類口腔炎症。如牙齦腫脹疼痛、出血、溢膿、牙齒鬆動、口臭等。

那麼,如何去胃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