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療法的評價
飲食療法是與運動療法並列的重要的減肥方法,在多數情況下,飲食療法居於更為突出的地位。
飲食療法是根本療法
從肥胖的發生發展來看,與飲食關係最為密切。病從口入一點都不假,要控製肥胖,必須從口而入。把好關口,那就是限製飲食量的攝入,從源頭上做好控製。我們認為,飲食療法必須與國家營養學教育引導緊密結合,要從一個高層的角度,更加深入地宣傳營養過剩對國民健康的危害。同時從學術和科普的角度對營養過剩與肥胖的對應關係進行深入研究、宣傳,從而有效地提升醫務人員和群眾對飲食重要性的認識,進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應對肥胖。
飲食療法是有效方法
以上四種療法的差異,主要是在為機體提供的能量方麵。短期禁食療法所提供的能量幾乎為零,減肥效果雖然可靠,給機體帶來的損害也不容輕視;超低能量飲食療法必須在有限的能量供應條件下,保證機體所需各種營養素的供給,所以常需依靠特殊的飲食配方才能達到這一目的;低能量飲食療法類似於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製療法,簡單易行,對患者健康影響較小,但短期減肥效果不如上述兩種方法,如能長期堅持,效果還可以。
飲食療法需要營養師與醫師完美結合
飲食療法需要專門的營養師指導,並經醫師的診療。但目前對於該療法的開展,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該種減肥法對營養學知識要求較高,需要製訂計劃者掌握不同個體所需能量、各種食材的營養價值及產熱量,能將所需營養合理分配到飲食中等,避免營養缺乏或過剩。飲食療法需要在營養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對於現代社會上流行的一些飲食療法,要進行認真地分辨。一般都是醫院醫師建議性質的飲食限製,很多時候類似於糖尿病飲食,屬於低能量飲食。而飲食療法的研究情況又因為減肥療程的漫長缺乏足夠的臨床資料和數據,從而沒有很好地得到推廣。如饑餓療法因為風險過大,一般醫院不會開展;超低能量飲食,因為臨床醫師缺乏營養學能量計算的知識,而無法做到極低能量,很多時候,所謂的極低能量飲食又因為不能貫徹一個完整的周期加上患者的自我約束力不夠,還可能晉升為低能量飲食或者正常飲食水平。而在正常飲食水平下,又因為認識的不一致,也很容易出現營養繼續過剩的情況。因此,這一療法的開展需要進一步規範並通過醫師、營養師的完美結合而實現。
必須堅持,持之以恒
飲食療法最大的困難是患者本人,因為對美食誘惑的不能自已,從而導致患者不能夠管好自己的嘴,醫生要求不讓吃的,可能會私下裏吃;同時又因為一些人無法抵製難以忍受的饑餓感,也很容易放棄努力,改選其他方式。研究表明,人們通常會在最初的半年時間內減掉體重的5%~10%,但在後續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會體重反彈,其中1/3~2/3的人會在節食減肥後4~5年體重反彈甚至反超。專家建議,節食減肥宜慢不宜快。美國賓州大學肥胖研究員發現,節食減肥一年內,已減掉的體重會回升1/4~2/3。五年後,減輕的重量大致都會恢複,這是因為節食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從而使減肥者即使少吃一點也會導致體重回升。那種數周想達到理想體重的想法往往是事與願違的,飲食減肥不能過快過猛。成年人肥胖病患者需要減肥,控製飲食一般從減少每日熱能需要量的10%開始,逐漸減少到30%,甚至到50%。
正常人飲食注意事項
常人飲食情況對於肥胖的發病影響很大,研究表明絕大部分肥胖是單純營養性肥胖。因此,對常人進行營養科普教育對於肥胖的預防意義重大。在近些年的文獻材料中,對於正常人的飲食指導很多,比如中國人膳食指南等。我們認為加強正常人飲食教育對於預防和治療肥胖病意義十分重要。在正常人的飲食中要注意幾個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