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舉手投足間盡顯個人風采(2 / 3)

我們的生活是由各種微小的細節組成的,細小的事物能夠引發出偉大的結果。惡劣的小節也會導致惡性的影響,留下惡性的印象。不為小事者,難成大事。對於修養小節視而不見,疏而忽之,久而久之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惡習。而惡習又會滲透到思想意識之中,它不但會導致墮落的、惡性的、愚蠢的思維方式,還會汙染一個人的靈魂。

到底什麼才是優雅、有修養的舉止呢?很多人把彬彬有禮和矯揉造作混為一談,對於很多沒有良好內在修養的人來說,刻意地尋求優雅的舉止,確實會顯得裝腔作勢、東施效顰。修養其實是一種無意之間的行為,在這個境界中,你自然而樸實無華的舉止會處處流露出高雅,會讓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能脫穎而出。

◎如何運用手勢強化你的好形象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經常會用各種手勢來傳達不同的信息,比如友好、真誠、自信、高傲、專橫、焦慮等。手勢是構成個人形象的重要部分,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手勢,增強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手勢按動作意義的不同可分為拱手、招手、揮手、擺手、搖手、握手等動作。按作用的不同,手勢還可分為下麵四種:

1.情緒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達思想情感。比如,高興時拍手稱快,悲痛時捶打胸脯,憤怒時揮舞拳頭,悔恨時敲打前額,猶豫時撫摸鼻子,急躁時雙手相搓。用手摸後腦勺表示尷尬、為難或不好意思,雙手叉腰表示挑戰、示威、自豪;雙手攤開表示真誠、坦然或無可奈何,揚起手掌用力往下砍或往外推常常表示堅決果斷的態度、決心或強調某一說法。情緒性手勢是說話人內在情感和態度的自然流露,往往和表露出來的情緒緊密結合、鮮明突出、生動具體,能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表意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明具體內容,表達特定含義。這些手勢大多數是約定俗成的,含義比較明確。如招手,表示讓對方過來;擺手,表示不要或禁止;揮手,表示再見或致意;豎大拇指,表示第一或稱讚;伸小指,表示最小或蔑視;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表示談論的是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情;伸出一隻手指向某個座位,是示意對方在該處就座等。手勢的表意動作也屬於人的一種自覺動作,也有特定場合、特殊情況下的手勢表意,如聾啞人的啞語主要通過手勢表意,還有交通指揮、體育裁判等。在某些公眾場合,不便使用語言,人們往往借助手勢表示特定的含義。

3.象形性手勢

即用手勢來摹形狀物。比如說東西很大時,用雙手合成一個大圓,說某人個子很矮時手往下一壓。象形性手勢能使所表達的內容更形象、更生動。

4.象征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達某一抽象的事物或概念。比如說“我們一定要取得這次談判的勝利”時,手掌用力向前方劈去;說“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時張開雙手,徐徐向前;說“我們成功了”時雙手握拳,用力向上揮動。

除此之外,不同的手勢還能表現個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有些人在發言時,常常會有一些手部動作,攤雙手、擺動手、相互拍打掌心,等等,這是對他說話內容的強調。這種人無論在什麼場合都習慣於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領導型人物,做事果斷、自信心強,很有表現欲,性格大都屬於外向型。

有些人在講話時會將手掌猛地往下一砍,表明他已經決斷或在特別強調自己說的某句話、某個詞。

會談時,特別是在會談陷入僵局時,有人會兩手不停地搓動,表明他已經沒有主意而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有些人在與人交談時習慣時不時地攏一攏頭發,他們一般都性格鮮明、個性突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

一些人在說話時與別人拍拍打打,這種人通常修養不高,或者是故意與對方套近乎。

當別人講話時,一些人以手在桌上叩擊出單調的節奏,或者用筆杆敲打桌麵,同時腳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動腳,或用腳尖輕拍,這種節奏並不是中途停止,而是不斷地嗒嗒作響。這種現象就是在告訴人們,他已經對對方所講的話感到厭煩了。

一些人順手拿過或摸出一張紙來,在紙上亂塗亂畫之餘,還會欣賞或凝視自己的“作品”,這也是一種對別人的講話缺乏興趣的表現。

在社會交往中,誰都希望展現自己美好的形象,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但是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經常會為我們的形象抹黑,以上這些手勢語就是交往中的細節,它們通常對語言有巨大的輔助作用,有時甚至獨立起著表情達意的重要作用,足以引起我們的關注。

◎握手能知人情冷暖

握手是一種禮儀,但人與人之間、團體之間、國家之間的交往都賦予這個動作豐富的內涵。一般說來,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種交流,可以溝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雙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賀、鼓勵,也能傳達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虛假、傲慢。團體領袖、國家元首之間的握手則往往象征著合作、和解、和平。

握手是現代社會交際中一種最普通的禮儀,也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常用禮節。在各類商務、公務及普通的社交場合,握手禮是使用最頻繁的禮節形式,不同的握手方式會展現不同的形象。

握手,按字麵理解為手與手的結合,這種狀態能發展成為心與心的溝通,人們能夠更多地從中感到一種強烈的連帶關係。握手時越有力越持久,對方就越能感覺到你的誠意、熱情,你給對方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緊握對方的手還會令對方感到一種壓力,尤其是與競爭對手第一次見麵時,用力握手往往是一件很有效的武器。當然這並不是說你得像運動員或摔跤手那樣去握別人的手,那樣別人會吃不消的。

握手還可以表現出一個人是否飽含真誠。有些人跟別人握手時顯得很不真誠,做做樣子,往往隻輕輕碰一下便鬆開,軟綿綿的,沒有力氣。

有些人跟人握手時,隻不過是輕輕一碰就鬆開,而且是一麵與人握手,一麵斜視其他地方,或東張西望,這也是極不尊重對方的表現。這些缺乏真誠、不尊重對方的毫無活力的握手,對形象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通過社交場合的握手禮,常常能折射出一個人的禮儀修養。如果與人握手時左手還插在口袋裏,那顯然毫無誠意;如果眼睛東張西望,或是伸出的手給對方一種有氣無力的感覺,或是握得太緊叫人難堪,或是生硬地搖動,都會令人不悅、印象不佳。恰到好處、優雅自然的握手應是簡短有力地一握,兩眼愉快地凝視對方,表達出你溫和、友善的心意和渴望進一步交往的美好願望。

行握手禮時,應距離對方一步左右,上身稍向前傾,一腳稍邁向前一點,伸出右手,四指並齊,拇指張開與對方握手。手要上下略用力擺動,然後鬆開對方的手。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向身份高者施行握手禮時,則應稍稍欠身表示態度謙恭,用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士與女士握手時,往往輕握女子的手指部分,但較熟的人或朋友可例外。關係十分親近又久未見麵的人,可邊握手邊問候,兩人的手可長時間握在一起,以表示雙方的心情。

注意不要輕握男人的手指或是將女士的手握痛了,也不要騎在自行車或在公交汽車上與人握手。

伸手也有前後順序。如果說介紹雙方時,先介紹地位低的,地位高的人先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女士先伸手;長輩和晚輩握手,長輩先伸手;上級和下級握手,上級先伸手。如果客人和主人握手,客人到來時,一般主人先伸手,表示歡迎;而客人離開的時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讓主人留步。

)第三節 微笑:人際關係中最好的潤滑劑

◎微笑是人人都不會拒收的禮物

笑是人間最美的表情,是人際關係中最好的潤滑劑,是極富影響力的社交武器,擁有讓人如沐春風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希望別人喜愛自己、尊重自己、對自己友好,而微笑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微笑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堅冰,能消除產生的矛盾或仇怨。在一定程度上,微笑是生活中人人都不會拒收的禮物。

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人們的微笑就像蕩漾在人際交往間的春風,笑口常開,春風常在。

微笑是一筆財富。世界著名的希爾頓飯店創始人康拉德·希爾頓說:“如果我的旅館隻有一流客房,而缺乏一流微笑服務的話,那就像一家永不見溫暖陽光的旅館,又有何快樂情緒可言呢?”因此,國外許多公司或者企業的經理,在員工的選擇方麵,都把笑容可掬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