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桃花鎮之桃花墓(1 / 2)

第二天,我起一個大早,和孟哥走到南碼頭沿江岸而上,天氣很好,河風微微地吹著,令人清新舒暢,河裏一群群大小的魚歡快地遊著,有的蹦出水麵,很快又潛入水裏。

“孟哥,這河裏的魚一定很多吧?”

“是啊,焦書記最注重生態環境,提醒我們要有節製的捕魚,更不準炸魚,電魚,毒魚。焦書記鼓勵我們釣魚,他說休閑的閉目垂釣培養一個人的耐心、清心;陶冶情操,更可以修身養性,在忙中偷閑,增加生活樂趣,達到一個無為,寡歡最高境界。有利於一個人身心健康,心和水的和諧,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生態環境的優美,處處充滿和諧的氣氛,友好,沒有憂慮,沒有煩躁,沒有壓力,這是人們所向往的,我們為官者,必須為民者奮鬥,營造出來這樣的氛圍。”?

“孟哥,焦書記說的真好,你們也做到了,昨天半夜過,我起來了一趟,上了街,走到大十字街中心,所有店鋪全開著,商家全睡了,無人看守,我非常驚訝,這樣的良好的社會秩序,天下僅有。”

“客人,我們這裏家家戶戶晚上都不關門,從我懂事以來一直是這樣,自從焦書記上任以來十分注重民生問題,農民免公餘糧,商販免稅,看到百姓生活過得好,他心裏樂滋滋的,關愛這裏的山山水水,怎樣合理利用土地不浪費,他常說糧食不能浪費,因糧食來源土地,土地更不能浪費,留點土地給子孫用,我們活著的人不能浪費,死的人更不能浪費,不能亂埋亂葬,去年他特地和我們鎮領導協商為了合理用地修了一座公墓。鎮領導知道焦書記是為我們百姓著想,世代有土地用。孔鎮長第一個讚成支持,焦書記和鎮領導去找了一塊岩石堆,幾乎不能種莊稼的地方修建。根據地形山勢,不浪費一寸土地的情況下,像梯田似的修造,焦書記自己設計,帶領我們大家修建而成,就在前麵轉彎處,從路邊到公墓才幾步之遙。我好奇地隨孟哥走了上去一望,一個呈拱形的門寫著桃花墓,墓群掩蔭在桃花樹裏。墓處像學生上課的課桌一排排,一層層從下到上而建。腳下就是一個長約四十米的花壇平台,下麵是空的,已經挖好了,長寬深約一尺多點,放上盒子,掩上黃土,上麵種上各種不同的花草。整個花壇可以供放八十多個骨灰盒,沒有水泥澆築,也沒什麼大理石,逝者用的是可降解骨灰盒,最多半年骨灰融入泥土,真正的回歸自然。從死者火化裝進骨灰盒,再進公墓全是免費安葬,不用花一分錢。規定是:?不論什麼人,不管什麼地方的人到了這裏都必須順序安葬,不得超位,不能違背。由於集體落葬逝者沒有單獨的墓碑,名字隻刻在平台上。”?

焦書記說:“這就是環保生態葬,可節約大量土地資源。”

“客人,這就是焦書記的公墓設計,你認為怎樣?”

“這是科學用地,環保用地,更重要的是一切費用全免,這是民心所向,堅決提倡推廣。”??“孟哥,想起我們外麵的殯儀館,簡直是斂財館,死人死不起,活人被窮死,死人死窮活人。進殯儀館要錢,擺放靈堂要錢,火化要錢,骨灰盒要錢,進公墓要錢。其他喪葬品更是市場上幾倍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