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易筋神功(2 / 2)

範立看看磨盤,花崗岩質地,青白相間,又大又厚,沉甸甸的壓在草地上,陷入泥中兩寸深。“恐怕有半噸重。”範立猶豫道。

老者彎下腰,兩臂一合,抱住磨盤,一個霸王舉鼎,把磨盤舉了起來。他舉石過頂,停止片刻,看看範立,然後兩臂一曲,再一伸直,偌大一個磨盤竟被他扔飛了出去,轟的一聲落在一丈開外的泥地上,砸出一個大坑。

範立張大嘴,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感情這老頭看著身體單薄,骨瘦如柴的和自己沒什麼差別,力氣居然這麼大!如果換做扔自己的話,恐怕可以輕易把自己扔到屋頂上去。這下範立信了,古話說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天真是遇見高人了。這門功夫,自己要是學了,豈不是賺大了!

範立臉色立馬多雲轉晴,帶著十二分的真誠與急切對老者求道:“老師啊,就它了,我要學,您教我吧。”

老者來到範立麵前,笑嗬嗬的說道:“急什麼,收你為徒豈有不教你之理?但是我先要看看你的‘筋質’如何?”

範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道:“什麼叫‘筋質’啊?”老者說道:“《易筋經》這部書你讀過沒有?”

範立愣了一下,心想怎麼突然問我讀書的事,這名字好耳熟啊……在記憶中搜索片刻,他突然大聲叫道:“我知道!《易筋經》啊,太有名了!武俠小說裏提過,好像是少林寺的鎮寺絕學。《易筋經》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武功秘籍。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遊坦之就是因為習得《易筋經》自我療傷排除體內冰寒劇毒,也正是他學習了《易筋經》從一個無名小輩變成一個江湖數一數二的高手。《笑傲江湖》中介紹易筋經神功,乃東土禪宗初祖達摩老祖所創,威力極大,是以數百年來非其人不傳,非其緣不傳。縱然是少林寺本派出類拔萃的弟子,如無福緣,也不獲傳授。想當年令狐衝身中幾股真氣,隻有《易筋經》能解,但先決條件是必須加入少林。令狐衝寧願身死也不學此經。由於他為江湖立下若幹功勞,方證大師假風清揚之口,將此經傳於令狐衝。《易筋經》與《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和《神照經》並稱四大內功秘籍。老師這功夫難道和《易筋經》有聯係?”

老者皺皺眉頭,心想什麼亂七八糟的,這小子的說的怎麼這麼不靠譜?我問他《易筋經》,他卻和我說武俠小說。老者自然沒有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不能理解範立此刻的激動心情。隻是想這小子看來是真沒有讀過什麼經書,看他學識不佳,我還是直截了當的說得了。

於是老者摸摸胡子,一字一句的說道:“《易筋經》是我國古代先賢根據佛學和道學的相通原理,並汲取導引功、養生法和中國醫家的經絡學說之精華,又結合儒家《易》理而創造的。其真實目的是為了通過《易筋經》的修煉,使人脫胎換骨,證登大果,即道之成仙、釋之成佛的最高境界,而達肉身永存不朽。”

範立聽得眼中直冒金光,急切道:“這麼牛!那您會不會啊?會的話能教我嗎?”老者搖搖頭,道:“你別急啊,欲習易筋神功,須得先明白易筋的原理。”

範立這下傻了眼,什麼易筋原理?怎麼聽起來和物理定律有點像?練功夫還得先讀書啊?

老者知道範立也不懂,所以也沒問他,接著講道:“‘易’是變通、改換、脫換之意;‘筋’指筋骨、筋膜。也就是說《易筋經》這本書是教人如何通過鍛煉改變筋骨的經書。《易筋經·總論》中曰:‘易筋者,謂人身之筋骨由胎稟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靡者,筋弱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筋和者,種種不一,悉由胎稟。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痿,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若其人內無清虛而有障,外無堅固而有礙,豈許入道哉?故入道莫先於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否則,道亦難期。’意思就是說,人的筋骨是天生的,分為很多種類型,有人筋弛,有人筋攣,有人筋靡,有人筋弱,有人筋壯,有人筋舒,有人筋勁,有人筋和。筋弛的人則容易生病,筋攣的人則形體瘦弱,筋靡的人則痿弱無力,筋弱的人則懈怠懶惰,筋縮的人則接近死亡,筋壯的人則強壯有力,筋舒的人則柔軟長大,筋勁的人則剛筋堅固,筋和的人則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