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係無辜,眾庶愁怨,鹹仰首歎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於是使人取蟲置酒中,須臾糜散。”——宋.《太平廣記》
範立聞言,嚇得差點癱坐到地上,還好醫學生心理素質比一般人要強一些,他勉強忍住恐懼,嘴唇發抖的問道:“老先生,你說的不會是我吧,我哪有那麼湊巧遇見這怪事啊?”
老者見範立嚇得不輕,打住沒往下說,而是從牆上一直葫蘆裏倒出一粒藥丸,遞給範立,說道:“你先服下這藥,平靜一下心情。”
範立現在看見老頭的藥丸猶如看見救星一樣,接過藥丸,一口吞了,感覺一股暖流順著咽喉直達腹部,暖洋洋的說不出的舒服,心情也好了許多。
老者這才接著問道:“我問你,你前幾天有沒有遇到什麼特別的事情?比如說有沒有遇到奇怪的人或物?”
範立想了半天,突然想起前兩天夜裏抓蟲子的事情,吞吞吐吐的說道:“其它好像也沒什麼,就是前兩天夜裏肚子餓了,然後出去買方便麵吃,路上捉了一隻蟲子比較奇怪。手指被它咬了一口,不過沒有咬破。”
老者一聽,不由得一愣,問道:“是什麼樣的蟲子?”範立摸摸外衣口袋,前天抓的蟲子裝在小塑料瓶裏,還一直揣在外衣兜裏,這兩天忙著生病,都忘了拿出來了。正好拿給老頭看看。
範立從衣服口袋裏掏出那個小塑料瓶,遞給老者。老者小心翼翼的接過來,對著油燈照了照。塑料瓶是透明的,在燈光下,瓶子裏的東西一覽無餘。瓶裏裝的正是那個怪蟲,隻見這蟲全身通紅,五官齊備,一見燈光,立刻“怪哉……怪哉……”的叫了起來,叫聲奇大,尤其是在這安靜的小屋裏,給人一種煩躁的感覺。
老者看清小蟲,臉色立刻變得陰暗起來,眼神裏閃過一絲明悟。看了半晌,老者放下小瓶,轉身從牆上摘下一個小葫蘆,拿來一隻小碗,從葫蘆裏倒出半碗酒來。範立納悶,這老頭好好的喝什麼酒啊?難道給我壯行?隻見老者拿起小塑料瓶,擰開蓋子,端起小碗,把那半碗酒倒進塑料瓶裏。
隻聽得“刺啦”一聲,酒倒進瓶裏,那蟲子渾身好像冰塊遇見開水一樣,瞬間就融化掉了,連一聲“怪哉”的叫聲也買來得及喊。
範立看得頭皮都發麻了。怪事天天有,今天特別多。這蟲子又不是冰做的,怎麼說融化就融化了呢?難倒那葫蘆裏裝的不是酒,是王水?這老頭用葫蘆裝王水?想害人啊!範立一動不敢動,生怕老頭一不高興,給自己也來這麼半碗液體,自己不是立馬報銷了?
老者點點頭,再次坐下,指著塑料瓶對範立說:“你知道那是什麼蟲子嗎?”
範立搖搖頭,一聲沒敢吭。老者見範立緊張的表情,微笑道:“不要怕,我就是倒了半碗酒而已。”見範立還是一動不敢動,也不吱聲,老者歎了口氣,接著說道:“告訴你吧,你還真運氣,居然碰到了‘怪哉’這種蟲子,不能不說你比中了500萬大獎還巧。”
範立聽老者如此說,剛才的恐懼稍微減輕了一點,小聲問道:“什麼‘怪哉’蟲啊?我沒聽過。”
老者答道:“這是一個傳說,據說漢朝的時候,漢武帝有一次到甘泉宮去,在路上看到一種蟲子,是紅色的,頭、眼睛、牙齒、耳朵、鼻子都有,但隨從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於是漢武帝就把著名的大臣東方朔叫來,叫他辨認這是什麼,東方朔回答:這蟲名叫‘怪哉’。因為從前秦朝時關押無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歎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歎息感動了上天,上天憤怒了,就生出了這種蟲子,它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監獄所在的地方。武帝就叫人查對地圖,確實符合他說的。武帝又問:那怎麼除去這種蟲子呢?東方朔回答:凡是憂愁得酒就解,所以用酒灌這種蟲子,它就會消亡。因此漢武帝命令人把怪哉蟲放在酒中,一會兒蟲子全部消失了。所以剛才我看這蟲子的形狀,就懷疑是‘怪哉’蟲,於是試著拿酒澆了一下,果然消失了。證明就是這種蟲子。”
範立第一次聽說天下還有這種奇物,當時自己隻是看這種蟲子長得奇怪,於是便生了捉住玩玩的念頭。感情這蟲還有這麼一段典故。真是好奇心害死貓。自己沒事捉它幹什麼!
老者接著又說:“我猜想,你捉這‘怪哉’蟲的地方,一定是怨氣很重的地方。”
範立回想了一下,好像聽師兄們說而過,學校宿舍旁的幾座小山丘,當年日本人來的時候大屠殺殺了很多人,就埋了不少人在那裏。後來學校重建的時候聽說還挖出來不少白骨呢。果然是個凶地。
範立把這段曆史告訴老者,老者點頭道:“被大屠殺的人,死後怨氣非常重,積在那裏,催生出了‘怪哉’這種蟲子,你那晚又是子夜時分,路過那裏,子時陰氣很重,這蟲子正好出來散步,給你碰上,也是倒黴。可是碰上歸碰上,一般也不會傳人,除非你八字內含天醫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