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性命所係。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屙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晉.王叔和《脈經》
打發走小史和表姐二人,老先生打了個嗬欠,自顧自上床睡了。範立送他們出了門,望著二人遠去的背影漸漸消失在霧氣中,想想自己這幾天的經曆,心中不由得一番感慨。他回身走進屋內,見老者依然熟睡,不敢驚擾了他,於是自己趴在桌上也打起盹來。
等範立醒來,發現外麵天早已經全黑了,屋子裏亮著油燈。他揉揉眼睛,看見老者就坐在自己對麵,正笑嗬嗬的看著自己。範立有些尷尬的坐起來,剛想說些什麼客套話,就聽見“咕嚕……咕嚕”的聲音不斷從自己肚子裏傳出。
範立嘿嘿笑著,白天走了這麼遠的路,自己肚子早就餓了。下午在老者家裏喝了一肚子茶,那殘留的一點點油水也衝刷得幹幹淨淨,看來再不吃點什麼,這身體肯定要罷工了。
老者早就看出了範立的尷尬,轉身從牆上取下一個葫蘆,拔掉蓋子,倒出五粒龍眼大小的藥丸子放在桌上的瓷盤裏。
範立借著燈光仔細看了看,隻見這些個藥丸子呈深褐色,渾圓光滑,在燈光下晶瑩閃亮。鼻子湊近一聞,透著一股夾著蜂蜜的藥香味。範立深吸了一口氣,肚子裏的抗議越發強烈了起來。
老者慈祥的笑著,指著藥丸子對範立說:“你平時可能油膩的東西吃得比較多,我看你麵色萎黃,眼輪浮腫,鼻頭晦暗,睡覺時喉中可聞及痰鳴音,你體內應該有痰食積滯。表現在平時食欲不佳,身體瘦弱。現在你感覺很餓吧?其實這是一種假象,是一種胃腸功能的虛性亢進,所以現在不能多吃東西。先要把食積這個問題解決。好在我這裏正好有一些自己煉製的藥,名字叫‘資生丸’。饑者服之能飽,飽者服之能饑,食少痰多者最適合服用。你先服用五粒試試。”說完,遞給範立一碗湯水,範立聞了聞,好像是淡淡的生薑味道。
老者接著說:“這是淡薑湯,用來服‘資生丸’最好不過。”範立抓起藥丸子一丸接一丸的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覺得這藥丸子的味道和糖葫蘆差不多,酸酸甜甜的很好吃,配著薑湯喝下去,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暢感。
吃完藥丸子,範立果然不餓了,不僅不餓,感覺還充滿了力氣。根本不像餓了大半天的感覺。心想這老頭好東西還真不少,光是這藥丸子,等會我走時就要和他多要一些,以後晚上打遊戲餓了直接吃兩丸,連泡麵也不用吃了,多方便!
老者取出手表,看了一眼,範立也拿出手機來一看,已經是夜裏十一點多鍾了。讓範立坐在自己對麵,取出兩個脈枕,分別墊在範立雙手腕處。範立感到奇怪,在醫院也經常看見中醫專家給病人診脈,不是診左手就是診右手,第一次看見兩隻手一起診的。
老者似乎看出了範立的疑惑,眉頭一挑,解釋道:“中醫診脈,最早的時候常用三部九侯之法,就是把人體分成頭、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動脈,合為三部九候,按照古話講,也就是切脈部位有上(頭部)、中(手部)、下(足部)三部,每部各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詳細的說,上部分三處,天候按兩額動脈;人候按耳前動脈;地候按兩頰動脈。中部分三處,天候按手太陰經以候肺;人候按手少陰經以候心;地候按手陽明經以候胸中之氣。下部也分三處,天候按足厥陰經以候肝;人候按足太陰經以候脾胃;地候按足少陰經以候腎。三部九侯再分左右兩邊,一共是要摸十八處脈才能算完全診完脈。”
範立皺皺眉頭道:“這樣診脈不僅麻煩,而且也耽誤時間,就算一個部位摸1分鍾,十八個部位也要摸18分鍾,這樣的看法,看一個病人沒有個半個小時還真不行。一個醫生這樣診脈,一天才看幾個病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