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國的漢學家們,對李劼人作品的研究紛紛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國外學術界研究李劼人的專家學者主要有:美國的司昆侖,日本的哲學家桑原武夫和漢學家森時彥、海穀寬、花田清輝、竹內實,德國的李萍,法國的溫晉儀等。日本的漢學家甚至還將李劫人的三部曲列為語言教科書。
李維漢
李維漢李維漢(1896年~1984年),又名羅邁,湖南長沙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
李維漢1896年6月生於湖南長沙縣一個貧苦的知識分子家庭。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第二部,並於1917年暑期畢業,留校任初級部主任。在第一師範期間,同毛澤東、蔡和森同誌等相識,1918年同毛澤東、蔡和森等同誌在長沙組織新民學會。
1919年李維漢赴法國勤工儉學,在蔡和森同誌的影響下,開始接受並信仰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同周恩來、趙世炎等同誌醞釀組織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2年,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李維漢同誌負責組織工作,並受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的委托,回國申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底,李維漢同誌由毛澤東、蔡和森同誌介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3年4月到1927年4月,李維漢同誌擔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後改稱中共湖南省委員會)書記。在此期間,他被選為中共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南在大革命時期是廣東革命政府和北洋軍閥爭奪的戰略要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湖南工人、農民、學生運動蓬勃興起,尤其是農民運動迅猛發展。1927年1、2月間,毛澤東到湖南考察農民運動,並寫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湖南省委和李維漢同誌完全同意毛澤東同誌的報告,首先在湖南省委機關刊物《戰士》上全文發表。
大革命失敗之後,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指示,中共中央於1927年7月12日改組,成立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李維漢同誌為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五個委員之一。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舉行南昌起義,並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緊急召開八七會議。八七會議由李維漢擔任主席。會議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等同誌組成中共臨時中央局。
1928年6月,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李維漢和任弼時同誌一道留守中央。六大後,李維漢同誌任中央巡視員,到上海視察工作。1929年起,任中共江蘇省委兼上海市委組織部長,後改任書記。1930年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1931年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之後,即遠赴莫斯科學習。1933年至1936年回國到江西蘇區,任中央組織部幹事,後任組織部長。1934年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長征中,任軍委二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總政地方工作部部長。
李維漢用過的柳條箱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李維漢同誌先後任中共定邊少數民族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陝甘省委書記,中共中央群眾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央黨校校長等職務。李維漢同誌擔任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期間,先後起草了《回回民族問題提綱》和《蒙古民族問題提綱》,後經中共中央討論批準,是黨內係統地研究少數民族問題的開端。1942年9月至1946年4月,李維漢同誌任中共西北局委員、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期間,陝甘寧邊區在發展生產,開展文化、教育、衛生工作和少數民族工作,建設“三三製”政權等方麵,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日本投降後,中央決定由李維漢同誌參加政協中共代表團。李維漢同誌任政協代表期間,在重慶、南京、上海等地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協助周恩來同誌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底,政協中共代表團撤回延安,李維漢同誌擔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長,後改任部長。1948年至1964年底,任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1949年4月,李維漢同誌任中共代表團代表,參與同中國國民黨代表團的和平談判。
建國以後,李維漢同誌除擔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以外,還先後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政務院秘書長,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等職務。1979年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顧問,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並於1982年中共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李維漢同誌於1984年逝世。長子李鐵映是中共第十二屆到十五屆中央委員。次子李鐵林,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
李德全
李德全李德全(1896年~1972年),河北通縣草房村(今屬北京朝陽)人,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衛生部女部長,也是中國婦女運動領導人,先後曾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衛生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