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外出(二)(1 / 2)

月榮因著先前同老梗叔出來時就存過心,所以雖是頭一次單獨出門,胸中卻對成安城早已有了大致了解。此城依水而建,分東西二城,由清水橋居中相連。杜家莊所在的位置即是東城城東,距城中繁華地段約有五裏路程,這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也不太近,至少月榮沒有打算用走的行過去。

杜家莊外就有不少租售代步工具的,從馬到驢再到螺子,從馬車到小油車到青布小轎,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月榮雖著了男裝,到底這身子隻是個半大少年,即便是前世,那是騎頭牛都覺得恐怖的,因此自動無視了邊上搖著尾巴昂昂叫的動物們。考慮到馬車費錢,小油車又不通風,最後選了一頂青布平頂小轎,價錢也便宜得很,來回不過隻需要幾錢銀子。

到了清水橋附近,月榮即下了轎,和轎夫約定了來接的時辰,就一個人興步逛了起來。隻是逛了好幾個藥局,那裏麵坐診的大夫,她瞧著水平也是一般,有些明顯有招搖撞騙的嫌疑,其藥理知識,甚至不會比自小耳濡目染的關氏更豐富。看病水平也是超級扯蛋,月榮自問素來身體健康,結果卻被診出過一次疝氣,兩次腎虛,三次陽事不起!

她氣得要命,卻又到底壓不過那些地頭蛇,隻好忍著氣走了出來,放棄了一家一家藥局試探的打算。

東城這邊的走完,沒尋到一家合心意的,就隻好越清水橋往西城而去。

彼時因是才將出正月,百鋪複業,街上行人如潮,清水橋下耍雜耍的,賣藝的,賣古董玩藝捏泥人的,兜售各種珍珠、瑪瑙、香料、絲綢布匹,還有小吃零食等等的,應有盡有,各種吆喝聲叫賣聲串在一起,真正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因人多難走,月榮索性也順便瞧起了熱鬧。一家一家瞧來望去,正看得興起,忽聽得後頭鳴鑼打鼓的,“回避”的旗幟高高揚起,沿路百姓一邊低呼“縣太爺來了“,一邊紛紛奔走避讓,奔走不及的,也是立即跪伏於地,不敢有任何動作。她是京中長大,對這些場麵見怪不怪,自然也忙忙低了頭避到一旁,窩在眾百姓堆裏看熱鬧。

抬頭望去,清水橋上一時雞飛狗跳,人走馬散,片刻就散了個幹幹淨淨。唯隻一個做牛角牛骨簪子等小飾物的少年,因位置坐得偏,又低著頭銼磨得出神,並不曾站起離開。那知縣上了橋,見此情形,大怒道:“少年人便如此大膽,白衣無名,還敢藐視官長,立即給我當街杖五板。”

令一下,旁邊閃出兩個肥頭大耳眼凶麵惡的中年衙役,上前掀了那少年擔子,提起板子按在地上實打實給狠揍了五大板子。

那少年原就身瘦體弱,這五大板揍得他半日都沒有爬起來。待得縣太爺官轎遠去,月榮跟著眾人湧上前,當先一老者伸出手指在他鼻下一探,長呼一口氣道:“還好,還有氣息。”

著人搭把手把少年扶到一旁,見他隻是閉著眼,就好心勸慰了兩句,也有人是識得他的,搖頭歎道:“程哥兒,你這悶性子還是不改,怎的鳴鑼打鼓那麼大聲你也沒聽見?既然都這樣了,就快著些回去吧,把傷養好了才是正經。”

旁邊人聽得話頭,問他:“原來是識得的?”

那人道:“我跟他住在同一條巷子裏,他也是個可憐人,三歲上頭就沒了父親,家裏窮得要命,靠他每日裏銼幾件牛骨簪子養活自己和老娘,如今攤子也砸了,人好端端的又被打傷,怕又有好幾日難得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