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其人(一)(2 / 2)

月榮不解:“杜老太太一看就精於世故,極會算計,要顧慮她還說得過去,可七叔叔,他是為何?”

杜七爺杜欽是杜銘的弟弟,原是庶出,自小就養在杜老太太名下。外人看來,他雖寡言少語,但性情溫和,謙虛守禮,是不可多得一個謙謙君子。隻可惜學業上,自博了一個秀才功名後就再無所進,平時做事也是不顯山不露水的,這樣的人,有何可慮可防?

關氏搖頭:“他一個庶出子弟,至今能住在荷香居,且還分得半邊偏院,幫著其兄長打理族事,處事庶務,深得老太太跟你三叔的信任,且甚至還讓所有人都幾乎忘了他庶出的身份,你覺得,這樣的人,僅僅隻是不顯山不露水麼?杜老太太可是相當精明的一個人,若真沒有點特別得用的地方,便是子嗣再稀薄,她也斷容不得一個庶子在自己麵前蹦達的。”見月榮臉上流露出若有所失的神色,待她消化這些信息後才繼續道,“我聽老爺說過,說他這個七堂弟少年時頗有才情,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學堂上,便是老師也讚他天賦不凡,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但就是這樣的好苗子,居然在博得秀才功名之後再無寸進,這能不讓人奇怪嗎?直至後來,族裏要立新族長,杜銘當選後,老爺才清楚,原來他是為了杜銘能繼任才放棄科舉一途的。不過在他放棄科考進學的時候,三房能繼任族長的前途並不明朗,當時最有希望的還是六房,因為六房隻得一個獨子,不喜讀書,唯好遊走四方,結交能人異士,深得族中耆老喜歡。”

為了兄長未卜的前途,而放棄自己的錦繡前程,這種舍得,這樣的示好,有幾人能夠做到?

月榮點頭,算是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隻是她有些訥悶:“三叔做族長,又****前途什麼事了?”

按道理說,庶子爭不了嫡子的家業,科考出仕不是唯一好的出路嗎?

關氏道:“因為杜家族規,族長一房,上下三代皆不得有人出仕為官。族長若是官家,免不得會占著名位卻疏了族中事務,可族長至親當中若有人出仕為官,又怕這族長恃親之勢在族裏橫行無忌,老祖宗們為保家族平靜族業興旺這才立了這條族規的。”

月榮撇撇嘴,聽著有理,其實根本就是狗屁不通,立族長不立賢德之士,隻管阻人前程,這家族還能繁盛到哪裏去?這樣說,以後哪一房的人要是不想讀書,就都約好了不當官,然後一起享家族富貴就好了嘛!難怪杜詵在日,總感歎族田消減過快,祖宗基業都快要保不住了,分明就是杜家老祖宗自己造的孽嘛,因噎廢食自毀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