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艾麗塔組織了一個擊鼓遊戲,孩子們圍成圈,一個孩子背著大家圍成的圈,在圈外擊鼓。鼓聲響起,孩子們急著傳送手裏的卡片,鼓聲一停,卡片傳到了誰,誰就要“受罰”,代替擊鼓的人。馬克並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他更偏向於翻看教室裏的圖文卡片,因為卡片上有很多新鮮的詩文,令馬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馬克的父母也注意到過這一點,他們一直以為,馬克會是一個準書呆子,但是沒想到的是,二十年以後,馬克成長為世界最年輕的富豪。

馬克在圈子裏心不在焉,卡片到他手裏,隻是機械地傳給別人,大家靜悄悄的,沒有聲響,空氣很緊張。擊鼓的正是紐芬迪。紐芬迪的鼓聲,比別的小朋友慢很多,毫無節奏,叮叮咚咚敲了很久,終於停下來,這時,卡片正好在馬克手上。小朋友們忽然大笑起來,紛紛說馬克是猴子。按照遊戲規則,鼓聲一落,卡片傳到誰手裏,誰就被稱作猴子。馬克臉漲得通紅,從圈子裏站起來,走到鼓手紐芬迪旁邊,接過紐芬迪的小鼓槌,紐芬迪不敢看他,低頭回圈子裏。

但是這時,紮克忽然拿起小鼓槌,衝紐芬迪的頭砸去。紐芬迪啊啊大叫,在教室裏亂跑,馬克緊追不舍,嘴裏不停罵,小朋友們有的跟著起哄,膽子小的就躲在角落裏。教室裏亂成一團。艾麗塔老師趕來時,馬克已經把紐芬迪堵在角落裏,不停用小鼓槌敲他的頭。幸虧艾麗塔及時趕到,製止了馬克。但紐芬迪的頭上起了一個大包,站在角落裏,委屈得直掉眼淚。

馬克的行為,顯然麵臨被學校趕走的危險。馬克的父母百般道歉。校方嚴正聲明,必須有醫院開具的證明,證明馬克心理矯正成功,不會再發生同類的事情,否則,堅決不允許讓馬克再在學校待下去。

生性倔強的馬克在出門時,還在氣勢洶洶地望著紐芬迪。紐芬迪站在教室的門口,看著馬克,眼睛裏沒有一點憎惡,好像在為失去一個朋友而傷心。

馬克的父母對馬克做出的事情相當震驚。兩人跟馬克談了很久,但是收效甚微,馬克內心裏,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相反有著無比的自豪感,以為自己懲罰了紐芬迪的愚蠢和對自己的挑釁。是的,紐芬迪讓自己在眾人麵前出醜,這樣下等的人,簡直不配和他站在一起。這時候的馬克心裏,有了明顯的對抗情緒。他狡猾地表麵認錯,但是內心裏,仍然有不肯低頭的優越感。

馬克在家裏休整了一個星期,仍然沒有成效,母親跟他說的道理,他全明白,點頭答應。但是臉上仍然有掩飾不了的倔強。父親知道馬克喜歡看典故,他拿來那些名人的典故給他,告訴他要博愛,關心別人,但是,還是不見效果。

愛德華夫婦擔心,照這樣下去,馬克的性格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暴躁異常,而且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夫婦倆所有的努力都不見成效,擔心焦慮。正在這時,艾麗塔老師打電話來,告訴他們,那個挨馬克打過兩次的紐芬迪,主動請求老師原諒馬克,希望他早點回學校來。接電話的時候,馬克也在旁邊,馬克認真聽著電話裏的聲音。愛德華夫人注意到,當馬克聽到艾麗塔說,紐芬迪希望他早點回到學校來時,臉上有著異樣的變化。很明顯,馬克也感到意外,同時,他也覺得歉疚了。

事情發生轉變,還是在一個星期以後。艾麗塔跟馬克的母親做了一次徹底的溝通,既然馬克在聽到紐芬迪主動原諒他的消息時,心理有了觸動,那麼,沿著這條線下去,應該會收到不錯的矯正效果。

這一天是周末,馬克跟父母一起,驅車到紐瓦克公立學校附近的郊外。一路上,風景迷人,馬克顯得很興奮,還對著車窗外吹口哨。但馬克的父母麵色凝重,他們不知道此行會給馬克帶來什麼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