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葵丘會盟安周室(2)(2 / 3)

姬鄭被以齊桓公為首的八國諸侯擁推為周天子,坐上了天子位置。位置坐好了,姬鄭這才宣布周惠王的死訊。然而,姬鄭心裏非常明白,自己雖已是天子,但強悍的對手王子帶一直是心腹之患,難以除卻。

年近八旬的管仲深感疲憊。幾十年來順著這個世界的動蕩而奔波,現在,他深深感覺,要想防止諸侯之間曠日持久的紛爭,樹立穩定的社會基礎,必須對這種不顧大局的行為施行懲戒。說到懲戒,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製定一種製度。隻有用製度來約束行為,天下的和諧才有可能實現。這一觀點正好與齊桓公不謀而合。齊桓公認為,做一個“尊王攘夷”的領頭人,遠不如製定一個千秋大業的規矩來得重要。前者是維持短暫的秩序,後者則是永遠的“周禮”!天下隻有一個大家都能遵守的“規矩”,太平與安寧才能有保證,戰亂頻發、生靈塗炭的亂世才能一去不複返。

為了完成這個雄偉方案,管仲再次為齊桓公構建成就霸業的雄偉思想,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製定製度。齊桓公接納了管仲的懷柔政策,向剛剛上台的周襄王姬鄭提出要在長滿葵菜的地方“會盟”,確保各諸侯國能夠永遠忠於周天子。姬鄭得到這個消息,興奮異常,立刻命令周公忌父於周襄王元年(前651)夏天,前往葵丘(宋邑。今河南民權東北),參加由齊桓公主持的天下諸侯會盟。

這次會盟,管仲盡可能地多請了一些人,其中包括晉獻公。出於對晉國形勢的關注,管仲提醒齊桓公,雖然齊姬不在了,申生不在了,但晉國還在,晉國的民眾還是周天子的庶民,最好還是通知晉獻公詭諸,他總是齊國的女婿嘛!

接到請柬的晉獻公並沒有遲疑,他知道齊桓公現在是中原諸侯各國公認的霸主,立刻動身前往。畢竟年老體衰,路上走得慢,會盟結束,晉獻公還沒趕到……

黃河不知是何次的改道,從這片土地上經過,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湖泊,就在這湖泊的南岸,長滿了葵菜。葵菜是這個世界奉獻給人類最豐富多彩的蔬菜,寬大葉如盆,紫紅小葉如血,特別是綠如碧玉、寬大如盆的葵菜長滿了大河兩岸,在夏日烈陽下,格外好看。一隊隊的車乘向著這個長滿葵菜的地方而來,並不大的葵丘城裏一下子擠滿了來自周天朝以及各國的國君和隨行人員。地方雖然是宋國的,但齊國運來了十車金銀,這些硬通貨足以開支這次會盟的全部費用。

會盟的地點在城外的一片葵菜地裏,中間搭起了高高的台,依東西兩邊擺席,從北為上順序向南一邊四席,東邊首席為齊,挨著是魯、宋、陳;西邊首席為鄭,挨著的是衛、晉、許、曹。北方正中是周天子的特使宰孔。除了晉席空著,各諸侯國都到了。宰孔入席,各諸侯國才能入席。宰孔入席後,又起身,令隨從將周天子帶給齊侯的禮物捧出。禮物出現時,宰孔說:天子讓我告訴齊侯,他姬鄭在宗廟中祭祀文王武王,並將祭祀先王的胙肉帶來給齊侯,以表彰你謙卑勞累。還有紅色的弓箭,以及諸侯朝覲天子的車乘……請你在接受這些時,不必下拜受賜。

正準備上前受禮的齊桓公,聽說不必下拜,怔了一怔,他看了看四下。宰孔這番話在全場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在場的諸侯都知道,祭祀的宗廟胙肉隻應分給同姓,現在這樣做,可見齊侯在周襄王姬鄭心目中的地位。這還不算,周天子還讓宰孔帶信說,不必下拜就可以直接拿走。有這樣的事嗎?難道齊侯成了周天子的長輩不成!

在講究禮儀的時代,改變一種規矩,需要有依據,特別是當時風頭正勁的齊侯,他頭腦還沒糊塗到昏厥的地步,一眼看到管仲朝他走來,便使眼神讓他過來。管仲過來,認真地告訴他:你的一言一行都在諸侯的眼裏,你想讓他們聽你擺布,首先你得能夠聽周天子的,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的根本啊!齊桓公不以為然道:我乘車的會盟有三次,兵車的會盟有六次,九次召集諸侯,統一匡正天下。北征到達孤竹、山戎、穢貉,拘獲了大夏國君。西征到流沙西虞,南征到吳、越、巴、牂牁、不庾、雕題、黑齒、荊夷各國,沒有誰敢違反我的命令。而中原國家輕視我,這是為什麼?從前夏、商、周三代受命為王的,難道能超出我這樣的功業嗎?

管仲說:吉祥的鳳凰鸞鳥不來降臨,而鷹隼鴟梟很多;眾神不來顯靈,龜甲不露征兆,而拿著粟草卜筮卻屢次卜中;時雨甘露不下,狂風暴雨經常有;五穀不豐多,六畜不興旺,而蓬蒿藜草遍地茂盛。鳳凰的文采,前麵是“德義”,後麵才是“日昌”。從前受命為王的,總是龍龜來到,黃河出圖,洛水出書,地上出現乘黃神馬。現在三種吉祥物都未出現,即使受命為王,還是要失去諸侯支持,那又有什麼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