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屯兵聚會及一路行蹤,早早就被楚國細作一一掌握,那山間小道上攀岩登峰急急向楚奔跑的,正是他們。
當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來到楚邊境,邊境上早早就有人在等候。部隊一到,路邊一行人裏走出一個人,衣冠整潔,彬彬有禮,朝諸侯聯軍施禮:請傳言齊侯,就說楚國使臣已在此恭候多時!這人正是楚國將軍屈完。
飛報中軍齊桓公。齊桓公詫異,楚國使者迎候?這什麼意思?他們已經知道我們的來意?
管仲笑道:不怕楚國細作厲害,就怕我們內部泄漏消息。但不用怕,如此大的行動,想瞞也是不大可能的。主公,請讓我去以大義責備使者,令其羞慚而去,或許我們不戰而勝。
齊桓公答應了,並讓甯戚派精幹隨從暗中保護。
管仲乘車出營,來到楚邊境上,在車上行拱手禮。
屈完施禮後緩緩而言道:寡君聽說貴國屈尊來到我們這個偏僻落後的地方,特派我前來迎接。寡君有話,“齊國位於北海之濱,楚國鄰近南海,風馬牛不相及,各自治理自己的國家,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不知君侯為何來到楚界?”還請相國明示!
管仲:昔日召康公奭命我先君太公望說,周天子將齊地分封給你,命你齊國世代掌管征伐五侯九伯中不順從者,以輔佐周朝王室。凡有不履行進貢朝拜職責的諸侯,都要前去征討不赦。周平王東遷以後,又令寡君擔任諸侯盟主。你們楚國地處南荊,應當年年向周天子進貢包茅,以便祭祀時濾酒,而你們不進貢包茅,致使天子敬獻鬼神的祭酒不純,周天子派我們前來征取!你聽到沒有?
屈完表麵在聽,心裏一直在打主意,聽到管仲這麼問,他隻是點點頭。
……周昭王率兵南遊,到達漢水,一去不返,你們鎮守南疆,難道能夠推脫責任嗎?管仲大義凜然道。
屈完一聽,頭皮發麻,知道這可不是小事,連忙說:沒進貢包茅是敝國之過錯,今後豈敢再不供給?但是諸侯不向周室進貢的又何止我們楚國一個?至於周昭王南遊不返,既然是在漢水邊上不見的,當時漢水不屬於楚國疆域,那你們就去問漢水吧,與敝國何幹?我的話已傳到了,就此告辭!說完,乘車而去。
望著屈完帶人離去,管仲心裏明白了,回到營地對齊桓公說:楚國人今天來,並不是真正想和。他們壓根兒就沒這個想法,派人來,也是探我虛實的。若想讓他們放棄對中原的窺視,光動嘴皮子是不行的,一定得用兵馬逼他們屈服!
齊桓公坐鎮聯軍總帳,按管仲的意思與七國諸侯商量決定,立刻拔營越楚境向楚國國都進發。幾十萬兵很快就到了陘山(楚地。今河南新鄭西南三十裏),若再行軍數日,即過河進入楚國腹地。這個時候,管仲命令聯軍全部停下,以兵術陣法將八國聯軍按部就班紮營。各國諸侯感到奇怪,紛紛說:既然已經到了這裏,為何不乘機渡河,與楚軍決一死戰?
管仲深思熟慮後告訴大家,先前楚國派使者前來,必為拖延我聯軍進攻時日,同時對我聯軍作一刺探,以使國內有所防備。如此說來,兩軍一經碰麵,必有一戰,交戰起來,勢必一時難以化解。不如我們在這裏屯兵紮寨,虛張聲勢。楚國既已知我聯軍來勢凶猛,必會高度重視,也一定會再派使臣前來,那時,我們可視機迫使他們訂立城下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