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伐戎救燕震天下(7)(2 / 3)

齊桓公說:我剛才明明看到了一個長一尺的人,戴帽子,還用右手撩起衣裳,跑在馬前,很快啊!世上哪有這樣的人呢?這分明是暗示我趕快離開,我們的這次行動,怕是不利,沒有勝數啦!

管仲聽罷告訴他:這是山神俞兒來給我們做向導啦!主公稱霸事業興起,山神來相助,好事也!俞兒在前麵跑,表示前麵有路;他撩起衣裳,表示前麵有水。右手撩衣,那是讓我們從右邊過水。

到了卑耳溪前,高黑帶原先住在這山裏的人過來告訴齊桓公,軍隊與戰車過溪要特別小心,隻能從右看似深的水裏過,其實那水是淺的,而深的在左邊……

齊桓公在馬上朝管仲拜謝:仲父又一次救了我們啊!

過了寬溪,很快進入了穀中溪澗地帶。這段路更險,馬隻能單隻通過,車就無法可行。怎麼辦?管仲打量了山澗的藤條,親自動手,用藤條做繩索,將車用藤條繩索吊起從樹枝上晃蕩前行,馬馭減負,人肩扛貨。就這樣,整整三個月,五千騎兵數萬步卒安全通過卑耳山溪地帶。《史記·齊世家》上說:“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

出了卑耳山,隰朋按管仲的話,尋一隱蔽處休整三天,派出細作,了解情況,準備出擊。

聞齊軍來伐,觚竹國忙召集部下計策。大將黃花說:齊國敢冒如此風險來進攻我國,那都是因為令支侯亂攪燕國造成。如果我們與齊相戰,敗了,國將不存。與其如此,不如將令支侯殺了,與齊國講和。

觚竹侯為難道:哪有人家兵敗來求你,你殺他的道理。

這時,另一位大臣獻計道:我國北部旱海,人稱迷穀,一望無際的沙漠。人死後,屍體都會丟在那兒,白骨堆山,陰森恐怖,讓人毛骨悚然。刮風時,飛沙走石,人馬都站不起來,很難辨認方向。人若進入此地,很難走出,更有猛獸出入,活命通過的很少。我們不如派人去齊軍詐降,將他們騙到旱海,令他們有進難出。

觚竹侯問:誰願意去?

大將黃花主動要求擔當此任。

三天後,齊桓公整頓好隊伍,迅速進軍抵達觚竹都城無椂(今河北盧龍南)。剛剛安營紮寨,寨前軍士報告,有個叫黃花的人前來投誠。

齊桓公令召見黃花。那黃花果然帶著令支侯的頭顱。齊侯讓見過令支侯的虎兒斑等驗明確係令支侯首級,問他何故這麼做。

黃花對齊桓公說:我久聞中原齊侯威名,知道我等不是貴軍對手,曾勸我主投降,但我主不聽,現在已從沙漠逃走,向他國借兵。臣隻好殺了令支侯,請求投降,並願意帶您去追我主。

一堂之上,齊桓公與管仲,還有燕莊公與虎兒斑,大家見令支侯頭顱,誰能不信?齊桓公要求黃花帶兵進入無椂城,經過一番搜索,果然沒找到觚竹侯。

管仲緊皺眉頭,總感覺有些不對。偏偏齊桓公不容多言,再三表示快刀斬亂麻,速速擒拿觚竹侯,以絕後患。加之黃花一邊慫恿,管仲隻得順從,但私下與王子城父、隰朋等交代,處處小心。又讓陳完、季友與自己寸步不離,防止不測。

齊桓公決定讓燕莊公帶著燕軍留守無椂城,親率大軍,由黃花帶路追剿觚竹侯。

黃花見齊軍相信自己,堅信齊軍進入沙漠必死,暗中遣人先去向觚竹侯報喜,這邊帶齊軍疾速向沙漠前去。黃花沒想到,他派出的細作,離開隊伍後即被暗中緊盯著黃花動向的管仲捉住。經過審訊,截獲了黃花的密謀。管仲迅速前來找齊桓公,這時的齊桓公已進入沙漠。再找黃花,黃花已不知去向。大家深感不妙,朝前看去,那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茫茫黃沙,千重慘霧,寒氣逼人,毛骨皆悚;狂飆刮地,人馬俱驚;軍馬多人中惡而倒地。

管仲警覺地告訴齊桓公:主公,臣聽說有個地方叫旱海,人稱鬼泣穀,會不會就是這兒啊?我們不可亂走,否則,後果難料。

於是,齊桓公趕緊命令士兵後退。管仲掩護齊桓公後撤,領著將士唱歌壯膽——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詩經·唐風·無衣》)

終於看到一彎新月。然而,此時,前後軍也失去了聯係。齊桓公按照管仲的主意,讓士兵們敲起戰鼓,一來避免野鬼靠近,同時讓失散的士兵能聞訊找到隊伍。果然,走散的士兵聽到鼓聲,找到了隊伍。此時已進入深秋,士兵們在夜裏冷得發抖。天明,盤點人數,齊軍損失嚴重,連隰朋也不知去了那裏。大家再商量如何尋找原路返回,細看看,嚇得沒人能說出話來。白天飛沙走石,夜晚寒風刺骨,人站在那裏,根本辨別不出東南西北。

齊桓公歎道:英雄一生,想不到竟然在此了結,真是悲慘啊!

就在這時,一聲戰馬的嘶鳴讓管仲振奮起來,他想起,狗無論走多遠,都會找到回家的路,戰馬會不會也能找到家呢?於是,他讓部下將虎兒斑軍中的老馬一一挑出,由它們自由自在地走在前麵,這些老馬不再隨著隊伍慢騰騰走,而是揚著輕鬆的步伐,張開四蹄,朝前麵疾走。大家隨後跟著,七拐八拐,數天後,終於走出了這一望無際的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