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伐戎救燕震天下(7)(1 / 3)

齊軍進了令支都城。令支侯來不及帶走馬匹武器、牛羊帳幕之類,齊桓公下令全部給了虎兒斑,將被山戎奪去的燕國人口全部交給燕莊公,燕莊公派人將他們送回國內。所得金銀財寶不計其數,齊桓公用於兌現事先與燕莊公和無終侯的承諾。剩下的賞賜將士。管仲建議改變勝利後準允士兵掠搶的惡習,嚴禁無故殺害普通山戎民眾、搶奪民眾財產,確保該地的穩定,同時也要求隨行的虎兒斑下令無終國軍照樣執行。令支國的民眾,本來惶惶不安,見齊軍進城並未濫殺無辜,軍隊威嚴整肅,知道遇上了仁義之師,紛紛相互告知,個個貢獻食物,表示願意從此歸順齊國。

齊桓公召集降卒詢問:你們國主這次逃走,會去哪一國?

降卒們回答:我國與觚竹國(今河北盧龍南)是鄰居,一向和睦。貴軍來後,曾聞國君向觚竹國請求救援,想來一定是投奔觚竹國去了。

管仲事先已經對觚竹國的地理環境、國家大小、強弱等具體情況作了很細的調查[6]。現在從降卒們嘴中精確知道,觚竹雖然隻距此百十裏,卻有崇山峻嶺相隔,難若上青天。齊桓公問管仲有什麼想法。管仲腦子一轉問燕莊公:您是否應該回去了?國不可一日無主,況且你出來已經數月。虎兒斑卻搶先回答說:燕侯剛剛與我說過,我們要等齊師凱旋才分開,望齊侯準允。管仲見他們這麼說,心裏便又踏實了許多,對大家說:這個觚竹國,與令支他們不同,也與你虎兒斑的無終國不同。他是商湯時的封國,國郡墨胎氏,說起來與齊國同出於薑姓。商末其君有二人,伯夷、叔齊遜讓君位,奔周,路遇武王伐紂,叩馬進諫。商亡後,兩人不食周粟而餓死於首陽山。觚竹乃是山戎國中的大國,從商朝開始便建有都城,難攻易守!去那兒山高路陡,很難行走,沒有熟人引路,很難到達。

這時,正遇上國內鮑叔牙派遣千夫長高黑運五十車糧食到達。這高黑原係北戎族人,得罪了酋長,潛逃離開戎族,被鮑叔牙收留,降了齊軍。他的到來,令管仲振奮,他與齊桓公建議,從新降人員中挑精幹若幹人,由高黑帶領交給虎兒斑,令他們率這支精兵探尋前往觚竹城的路。燕莊公感覺此戰太艱難,建議放棄。管仲告訴他,觚竹國敢收留令支侯,便是與中原為敵,齊軍走後,他們定會再來進犯你燕國,後患無窮。齊桓公高喊:值此機會徹底將其打敗,使山戎無進攻中原的念想。

齊軍從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冬出兵,到眼下,已是十四年(前663)夏。根據高黑提供的情況,如果抄近路,必須通過太行與卑耳山(今山西平陸西北)之間的一條小溪。如今正值夏季,山中雖險,但涼爽可行,隻是車馬難過……

好辦!齊桓公即令虎兒斑率隊先行探路。管仲提出自己與隰朋先行去看看,虎兒斑做護衛。這一行人,長途跋涉,進入山中,很快到了那個峽穀地帶,果然是山險溪急,路狹人車難行。虎兒斑問:是否繼續前行?管仲說:這種地方隻能過人,車馬無論如何無法通過。回去商量後再說吧。

在商量時,齊桓公堅持一定要討伐觚竹國。管仲見狀也表示,車到山前再說吧。齊桓公笑道:仲父總是支持我,此行也一定能成。

選擇一個好的日子,齊桓公與管仲帶上五千騎兵及數萬戰車、步卒,開始朝卑耳山進發。朝裏走,越深越難行,有時幾乎沒路可行,人尚勉強可行,戰車就完全不行了。於是有人建議棄了戰車,改為人行。管仲不許。他說:山戎桀驁難馴,不用戰車,很難使他們馴服。為了鼓舞士氣,管仲又一次發揮了音樂家的作用,現編現唱,並教會士兵唱歌。上山時,士兵們唱著《上山歌》:

山路彎彎啊道路崎嶇,

茅草攔路啊頑石塞天。

白雲薄薄啊白日生寒,

我驅戰車啊攀登險遠。

俞兒指路啊風兒助,

如飛鳥啊生雙翼,

翻越千山啊不畏難。

下山時唱著《下山歌》:

上山艱難啊下山易,

車輪滾滾啊馬蹄疾。

車聲隆隆啊人歡喜,

車輪轉轉啊頃刻到平地。

直搗戎巢啊消滅敵寇,

立功觚竹啊萬世銘記。

在歌聲中士兵們頓時精神抖擻,行進速度加快。齊桓公歎道:寡人今日才知道歌聲原來還有這種作用!

管仲說:昔日臣被押上囚車,為了讓士兵加快速度,臣曾作《黃鵠之歌》,擺脫了魯國追兵。人身體疲倦,但唱歌卻可使人精神愉悅,忘記身體的勞累,所以能夠保持快速行軍。

齊桓公讚道:仲父通達人情世故,可謂聖人啊!

大部隊行至離卑耳溪十裏的地方,齊桓公突然停止前行。他瞪眼直視前方,接著拿起弓箭準備射擊,但拉開弓卻遲遲不敢放箭,並對身邊的人說:你們看到前麵的人了嗎?

隨從們說:沒人啊,這個地方除了我們,還能有誰?

齊桓公放下手裏的弓箭,歎道:看來,沒有成功的希望了。

正好管仲趕過來,問他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