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伐戎救燕震天下(6)(1 / 3)

齊國國都營丘城北的玄門外,一片空曠的高崗地上,聚集著當時諸侯各國中軍事力量最強大的齊師。手持鐵精兵器的精銳齊兵每三千人成一方陣,整齊列隊六個方陣,呈八卦型排在最前方,緊挨著的是五百乘戰騎一隊,六個列隊。在當時,除北戎外,諸侯各國唯有齊國能有這樣一支騎兵。最後是二萬輛戰車,每輛戰車上四名武士,左右兩名武士為前鋒,後麵兩名接援,整個戰車也排成陣勢。另有步卒十萬。號稱二十萬兵力。所有陣隊前分別有繡著鷂、雕、鶡、鷹、鳶飛禽中一種的旗幟;每個方陣隊伍中又分出不同的五色旗。四架高入半天的鼓塔,每座由六匹戰馬馭著,鼓塔上各有一名壯士,擂起戰鼓,震耳欲聾!

隨著擂鼓手點擊鼓,整個隊伍由原來的麵北改成麵南。隊伍南麵正中是座臨時搭起的高台,坐南麵北。台上齊桓公兩邊分別站著隨他出征的將軍們。在齊桓公左側台前方,祝師開始率領大家祭天。

祝師嘴裏念念有詞:上天偉大而又輝煌,洞察人間慧目明亮。監察觀照天地四方,發現民間疾苦災情。上天對齊侯說,不要徘徊不要動搖,痛擊敵人猖狂侵擾。

齊侯回曰:戎夷國微心大,妄圖占我中原不自量。我聽命周王,於周惠王十三年率諸侯聯軍討伐北戎!勇猛的將士們,用你那些鉤援,助你那些車輛,讓我們一起攻入戎巢,取下戎賊首級!

伴著震耳欲聾的鼓聲,台上台下的將士一起高喊:你看,你聽,臨陣衝鋒的車輛隆隆震動,所向摧枯拉朽,戎夷不堪一擊!

……

三鼓過後,軍威大振。

祝師唱道:“克明克類。”

十萬軍人齊聲回應:“克長克君。”

祝師唱道:“王比大邦。”

十萬軍人齊聲回應:“克順克比。”

聲音如雷,直衝霄漢。

齊桓公與管仲對視一眼後宣布:出發!

浩浩蕩蕩的齊師向北進發。

既然打出聯軍的旗號,必須要有諸侯國參加,至少也要有一兩個。單獨一個齊國,成何聯軍?在路過魯國時,管仲請齊桓公將軍隊停在齊國境內的堂阜。齊桓公在管仲陪同下前往魯國會見魯莊公。齊桓公一出現在魯境,魯莊公就出現了。原來魯莊公早就恭候在路旁。管仲一見陣勢,倒是一喜,魯國如此重視,看來出兵相助的可能性很大了。令人想不到的是,魯莊公在驛站熱情地接待,與齊桓公說的都是身心交瘁的話題。齊桓公不高興地說:魯侯,今日我齊師為救燕國,傾全國之力,你應該立刻出兵與我同行,怎麼老是說身體不行的話?晦氣!

魯莊公見他這麼說,也就不多說了。管仲看出了魯莊公的心事,暗示齊桓公不必急躁,容魯侯一些時辰考慮。齊桓公生氣地說:考慮?有什麼考慮的,你看他才多大?一臉的老氣橫秋。仲父您已六十六歲,身體也欠佳,卻願意隨我去履行天朝的使命。唉!你這叫我怎麼說!我的外甥啊,又是我齊室女婿,怎麼如此吞吞吐吐?魯莊公見齊桓公這麼說話,也不惱,隻說一句,我馬上召集朝議,轉身就走。齊桓公追問:你還趕回去開?魯莊公說:就在驛站開,讓他們趕過來。齊桓公還想說什麼,被管仲攔住了。姬同性格溫和內向,特別是哀薑近來的一些事,攪得他身心疲憊。麵對齊桓公咄咄逼人的態度,姬同更不敢吐一個字。

魯莊公連夜在驛站舉行了朝議。麵對聲勢浩大的齊軍,魯國的大臣們不像齊桓公與管仲那麼看好,一陣嘰嘰喳喳議論後,文武大臣齊齊朝魯莊公跪下,異口同聲道:師行數千裏,入蠻夷之地,必不返矣。

魯莊公見大家都跪下說話,知道問題嚴重了,嚇得他丟下跪一地的文武大臣,轉身就朝外走。倒是太子偃追上魯莊公,提醒他:你還沒說散朝哩。魯莊公這才想起,對公子偃說:你去走一趟,告訴季友,他已在齊軍隊伍裏了,那就讓他替我去伐戎吧。你還要讓他告訴吾舅齊侯,就說魯國之兵久不經戰,莫說去與剽悍的戎狄作戰,野外捉女奴的勁道都遠遠不如別國啦!說完,上車先離開了。

齊桓公聽到傳話,暴跳如雷,恨不能立刻兵伐魯國。倒是管仲按住了齊桓公,勸道:姬同如此說,必有他的原因。你想,那戎狄是什麼兵,燕國又是什麼狀況?誰都怕去了回不來!何況魯侯將最小的弟弟季友讓我們帶上,也行了呀!齊桓公惱道:難怪別人不願意出兵,連我的外甥都不願意,那就不指望別人了。仲父,你說一句,這兵還向不向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