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觀仲父治國十九年來,無事不是事先有謀劃,事中有定奪,事後又總結。所以能夠事事成功,乃寡人之福也。寡人近期欲出國用兵,仲父也有謀劃?
管仲:就是我剛才說的,補上兵將與陣法的一課。主公可不能小視此課,依夷吾看,戎狄之兵,勇猛善戰,慣於零散作戰,沒有集中的習慣。我們出兵無計劃,隨他們的行動而動,則戎狄強,我弱。以弱迎強,焉有不敗之理。如果我們用兵法,施以陣法,好似牽著龍王擺布大江大河,戎狄的散兵遊勇就不可能有大作用。我率兵作戰,多次勝利,全憑陣法。依我看,用兵之術,尚在兵法陣容啊!
好!齊桓公爽朗表態,王子城父配合你,想用多少兵,由你自己點。哈哈,這就是仲父的六十大壽禮物?好!吾國之幸也!
四
這是一個吉日。國都城外北邊的高地上,架起了高台,台前是塊可容兵五萬的平地,供管仲調遣。管仲站在台前,他的麵前有五個旗手,五個旗手麵前的筒不同,分別裝有紅、黃、青、藍、白五種顏色旗幟,旗幟上分別繡有鷂、雕、鶡、鷹、鳶五種飛禽。每個旗手麵前都隻有一個旗筒,筒裏置一種顏色的旗,也就是繡一種飛禽的色旗。五個旗手前方是一根三丈高的旗杆,頂部一橫杠,從橫杠頂到旗手麵前,有一根繩子。那橫杠尖端可以用繩索將旗滑上,橫杠隨著旗手的動作而左右擺動。在不遠處的四角,築有高高的瞭塔。瞭塔上的旗手根據帥台的旗語進行指揮。台左右角上架著兩麵大鼓。兩個彪形大漢,各自手操鼓槌,早早就叉開雙腿站那兒候著。
管仲的左右側邊,一邊是甯戚,一邊是陳完。在他們後麵一溜擺開八張桌子,每桌一位上卿或將軍,齊桓公坐中間席,長桌左右端就席的是隰朋與王子城父。
管仲篤信周太史的筮卜是有道理的,一開始他對陳完存有戒備,不讓他接觸到關於齊國的重要事務,陳完也看出來,有時也刻意地避讓。久而久之,管仲覺得對陳完太有戒備也不是個事。他想,我何不通過自己的仁義來感化他,改變周太史筮卜的預言,將其培養成我這樣的人,我百年以後,說不定還是個好事啊!於是,他改變待陳完的態度與方式,把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精心打造,讓陳完成為真誠而勤勉、死心塌地為齊國效忠的人。陳完在管仲身邊,耳濡目染管仲對於兵法、陣法的運用,加之悟性很好,管仲說個陣法,陳完便能立刻在絹上繪出。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管仲私下感歎,陳侯不用陳完是失策,齊侯得陳完可能是大幸啊。
百年後,曆史證實了周太史筮卜的預言。
時辰到了巳時,台上人都到齊。隨著大鼓槌擊三下,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響後,祝師宣布管仲六十大壽典禮開始。
首先,祝師對天禱告文。
這篇由管仲事先擬好的告天禱文闡述了人生與天地的關係,更表明了六十歲的管仲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力圖完成齊侯“尊王攘夷”大業的決心。他將在上天準允的三天時間裏操練兵法與陣法,邀請大家一起觀摩,評點過失,以此度過六十歲生日。
人們意外地發現天際就在禱告文結束時漸漸透開,隨著鼓點的繼續響起,久久不見露麵的太陽一下子躍了出來,整個天地,一片熾烈。眾人大呼:相國感動天神,齊國有望啊!然而,真正受到震動的一個人此刻並沒引起人們注意,他就是陳完。陳完對著上蒼悄悄地合掌禱告。這一動作被管仲的眼角餘光關注到,心裏暗暗讚許,此子可教也,更堅定了將陳完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人才的決心。
接著,程序進入了賀壽。
管仲的壽席就在他後麵要進行演練指揮的席上。此刻,陳完與甯戚避開了。管仲開始接受大家的祝賀。首先是齊桓公離席前往,對管仲行晚輩式大禮,祝賀他的六十歲大壽。眾文武百官見狀,立刻改變原來通行的賀壽禮式,而采用朝周天子壽禮儀。這讓齊桓公暗暗吃驚,驚奇之餘,頓覺欣慰,樂嗬嗬對身邊走過來的鮑叔牙悄悄道:鮑師啊,仲父這壽乃齊國之福啊!鮑叔牙還禮道:齊侯之胸懷,天下之福。齊桓公聽了一把拉住鮑叔牙袖子,把他拉到一邊嗔怪道:你是覺得我沒安排天下大賀?告訴你,這是仲父的意思,他不讓全國慶賀,我也沒辦法。鮑叔牙笑道:齊侯做事,有板有眼,我代夷吾謝過主公。齊桓公道:依我看,夷吾是怕費錢財。鮑叔牙道:非也,齊侯真正登上霸首,我等要奏請主公大辦一次。齊桓公連連揖讓道:鮑師如此說,那就一言為定。
管仲還禮後,請各位入席。
操練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