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當時堪稱一絕的“獵手”一起對付姬同,還不是手到擒來?姬同成了齊桓公與管仲的盤中菜。兩人就在這個夜宵席上教姬同如何帶著孟任第二天回國,如何下次應齊桓公之邀,隻身來齊小住。所謂小住,那就是與哀薑盡魚水之歡。郎台孟任故事翻版也。
傳世的《春秋左傳》也隻是這樣記載:
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齊。祭叔來聘。夏,公如齊觀社。公至自齊。荊人來聘。公及齊侯遇於穀。
關於這一條,後人是這樣解釋的:《公羊傳》:親迎,禮也。《穀梁傳》:親迎,事也。而《春秋左傳注》的作者楊伯峻說,諸侯出境親迎,未必為當時之禮。然則諸侯娶婦,必使卿出境迎迓,然後為禮。顯然,魯莊公親自出境去送聘禮,是錯誤的行為。怎麼會這樣的,魯國的記載自然可以省略。而後人則記載了宋國的附屬國蕭國的主公親自帶著禮品到穀邑去賀禮的文字,道出了齊魯間不可言傳隻能意會的這場結姻故事:
(二十有四年)夏,公如齊逆女。秋,公至自齊。八月丁醜,夫人薑氏入。
……
秋,哀薑至,公使宗婦覿,用幣,非禮也。禦孫曰:“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贄,是無別也。男女之別,國之大節也;而由夫人亂之,無乃不可乎?”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從上麵的文字可以看出,魯莊公對於這位哀薑是很在乎的,悖逆當時的規矩也在所不惜。齊國觀社回國後不久,齊桓公約姬同去穀邑(今山東東阿舊治的東阿鎮)見麵(在那裏接受了蕭國主公的祝賀)。冬天的時候,齊桓公又再次約他在鄭國的扈地(今河南原陽西、古黃河南岸)會盟(接受鄭國主公的祝賀式宴請)。這幾次會晤,齊桓公折騰夠了魯莊公,終於使自己獲得了心理上的解脫,不再對魯國耿耿於懷。此後的魯莊公,一方麵疲於應付與齊桓公的會盟,另一方麵則沉迷於美色魅人的哀薑。哀薑一如齊國曆史上其他的女性,極具個性,她不滿意魯莊公的結發妻子孟任,當魯莊公親自來迎娶她的時候,她死活不肯隨魯莊公回國。
這件事,又是管老夫子前來過問。他們有段對話,十分精彩:
管仲:哀姑娘,你已經是姬同的人了,應該與他走啊!
哀薑:相國,我叔就這樣把我嫁給一個老頭兒,他真真狠啊!
管仲:姑娘應該知道,你嫁的是一個國家,魯侯還是你的表哥。你嫁他,親上加親,有何不可啊!齊國能否治住魯國,全靠你啦!
哀薑:如此說來,我更要耍耍小脾氣,讓他們知道我的厲害。
哀薑果然厲害。
魯莊公隻身回國幾個月後,哀薑才姍姍而來。而且到了以後,魯莊公下令魯國大夫與同姓宗婦見她的時候,一律以幣作為見麵禮,而這又違反當時的禮俗(男女送禮有別),少不得又被後來的史學家罵為非禮。更為後人評說的是,哀薑要做大,魯莊公扭不過哀薑,隻好廢了孟任,讓哀薑做了夫人。孟任知哀薑做了夫人,便一病不起,未幾卒,以妾禮葬之。
正是這位哀薑,繼承了她姑姑文薑淫蕩的性格,在魯莊公死後與魯莊公的胞弟慶父淫亂並參政,攪得魯國天翻地覆,這是後話。
[1]陳完:“陳”與“田”在當時的讀音相近,故又稱“田完”。生於周桓王姬林十五年(前705),死後諡號敬仲。
[2]《史記》錯將此為齊國懿氏。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3]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大意為:夫妻好比雄雌鳳凰雙雙飛翔,鳴叫應和響亮清脆。媯姓的後人,將在薑姓之國蕃育昌盛。五代以後就將發達,地位與正卿並駕齊驅。八代以後,無人能與之相比。
[4]見《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大意為:不行。禮,是用來整飭百姓的。所以會見是用以訓示上下之間的法則,製訂節用財賦的標準;朝覲是用以排列爵位的儀式,遵循老少的次序;征伐是用以攻打對上的不尊敬。諸侯朝聘天子,天子視察四方,以熟悉會見和朝覲的製度。如果不是這樣,國君是不會有舉動的。國君的舉動史官一定要加以記載。記載而不合於法度,後代子孫看到的是什麼?
[5]見《魯語·上》。
[6]見《管子·輕重》。
[7]見《管子·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