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伐戎救燕震天下(1)(1 / 3)

轉眼到了周惠王十年(前667),管仲這年六十歲。這年也是管仲治國戰略中最為重要的放稅第十九個年頭。農人與貧困戶經過多年的免稅賦,經濟上已經複蘇。“女閭”的開放,使諸侯各國的有錢人與文人賢士紛紛馭金載銀,暢遊齊國,盡情揮霍,造就齊國服務業的迅猛發展。隨著國力的強大,管仲治國的政策越來越凸現優勢。

某天下午,後宮新造的涼亭。齊桓公邀管仲前來喝茶。站在這涼亭上,可以看到一片茶園。齊桓公告訴管仲,這是後宮女人們自己做的。原來,小白品嚐羋子的茶後感覺良好,管仲怕羋子成為第二個易牙,便安排大司田甯戚在都城東南的山頂上辟數塊茶地,將羋子製作茶的茶樹移栽若幹過去,又從各諸侯國選一些好品種移植。數年後,茶樹進入收獲期。從吳越楚三國精選來的茶姑,從事專門的茶製作。管仲又將東南山頂那茶園縮小成微型搬到後宮,供後宮管理。小白經常親自下茶園勞作,很快,後宮茶園進入采茶期。今年長衛姬帶領宮中女人采製。齊桓公請管仲來品嚐的正是這種茶。

君臣兩人,看著杯中的茶葉浮動,浮想聯翩。齊桓公大讚管仲十九年來的功績,而管仲也不自謙,如實地作出了總結。他說——

萊國對我們在最初經濟不景氣時曾有過貢獻,我們後來對這些小國也采取了優惠措施。如免關稅以通貨物[1]:不征關稅以便之。

厚往薄來,以悅諸侯:厚往,謂諸侯還國,王者以其材賄厚重往報之;薄來,謂諸侯貢獻使輕薄而來。如此,則諸侯歸服。還實行一條原則是,與列國諸侯聘問,輕其幣而重其禮。“令齊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報。齊以馬往,小侯以犬報”。

厚幣賀諸侯臣民之為善者:諸侯之君有行事善者,以重獎賀之。從列士(甲士)以下有善者,衣裳賀之。凡諸侯之臣有諫其君而善者,以璽問之,以信其言。

遣使節以結好鄰國:派遣聰慧敏捷的隰朋,出使齊東邊之國。賓胥無堅強以良,派他出使齊國西方之國。衛國之教,危傅以利,公子開之為人方慧以給,不能久而樂始,可作齊使訪問衛國。魯桓公最小的兒子成季(名友,故稱季友,又稱公孫友)在柯邑會盟後,魯侯讓他居齊為信,其為人,恭以精,博於禮,多小信,魯國事務均由季友出使。蒙孫在齊住了好幾年,我看出他博於教而巧於辭,不好立大義,而好結小信,讓他出使楚國。宋、燕、晉各國都選擇合適的人出使。小侯既服,大侯既附,五年,各國均與齊通好。

派遣遊士以采控各國情勢並適時招納賢士:派遣遊士多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糧財幣,使其周遊四方以號召天下賢士會居營丘。載以藝品玩好,鬻之諸侯,以觀其上下之所好惡,擇其沉亂者而先征之。別小看那些遊士,我將他們打造成齊國的大商隊而兼遊說者,他們個個都是披著商人外衣兼事外資、間諜雙重的使命。

歸鄰國之侵地以從事親善:歸魯之侵地常潛。歸衛之侵地吉台、原始、柒裏。歸燕之侵地柴夫、吠狗。指導各鄰國防災通渠及擇地築城,以堅固其邊境;四鄰見齊善,故多與齊親善相和。

……

以上各種措施實行以來,中原諸侯都崇信齊侯,懷德畏威。

齊桓公樂嗬嗬地舉起茶:來,敬仲父。仲父啊!一開始,萊、費、譚、杞、琅耶進貢他們的稷或黍十車,仲父卻還給他們十倍百倍的物資或真金白銀,我真的想不通!現在看來,你做得好!從那以後,願意做我屬國的越來越多。不費一兵一卒,疆域擴大北到燕國,西繞過魯已經逼近衛,東南則完全是小白的天下。天下第一功勞乃歸仲父也。

管仲笑道:誰叫我是你仲父哩。

齊桓公道:看來,仲父已經知道寡人下一步要幹什麼了?

管仲說:十一年前(前678),魯侯在冬十二月,於幽邑會你與宋、陳、衛、鄭、許、滑、滕等九國諸侯。那是因為楚王滅了息侯入侵蔡國,大有北上掠侵中原之勢。鄭暗通好於楚。你於當年夏,派兵與宋、衛之師伐鄭。兵到,鄭表示平服。楚狼得知後於當年秋季伐鄭,逼使鄭委身楚。魯侯想以幽邑會盟爭取鄭國歸來。依我看,那不是教訓鄭伯,是魯侯並不把你放在眼裏,想讓你看看他的威力。結果,他敗了。

齊桓公笑道:那乳臭未幹的小子,讓我一眼看穿了,乖乖聽了我的。不過,息媯很不該啊!說著,又歎道:晉國之亂,不知仲父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