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倡導和諧開先河(4)(2 / 2)

姬同點點頭:我明白了。掌握高價的黃金來控製萬物,天下萬物都歸於您掌控啦!

管仲笑道:正是。地利給了我們鹽與菑石,如果用不好,那就是累贅;用好了,就是寶。治理國家,理財是最重要的。治理之道,首先決於君主。有什麼樣的君主,就有什麼樣的國家。君主用道理開導臣民,用恩惠來畜養臣民,用仁愛親近臣民,用道義培養臣民,用仁德回報臣民,用信用結交臣民,用禮節接待臣民,用音樂和悅臣民……

這正是對君主的要求啊!姬同說。

管仲點頭道:是的。君主還要觀行事檢驗臣民,聽言語考察臣民,用威力激發臣民,用訓誡威懾臣民。這些要術之首還是君主自身。依夷吾看,大凡君主臨政治事,首要的是端正心誌,不要違背自然規律,更要處理好與遠近高下各類人的關係,使他們各有其所,連你明明知道的“小人”,你也不要輕率地去得罪,他往往會成為你重要的成功助力。

姬同點點頭。

管仲繼續說下去:君主恪守虛靜,無為而治,各種人物各得其適。遵循常道,達於天命,尊重賢能,作用賢德,獎賞守信,處罰謹慎,才士封爵,能人加祿,修明法令,慎用政策……

姬同接過話說:一句話,說到底,好戰的君主,必擁有戰神;倡導禮義仁愛的君主,到處都是和風細雨。

管仲說:廣施仁愛,沒有遺棄,才是君主的胸懷。關於戰爭,依夷吾看,該打的仗還是要打。比如戎狄屢屢進犯我周朝諸侯國,掠奪婦女財物,民不聊生,國無寧日,焉可不打?還有西方之秦國,人稱秦虎,依夷吾看,如果大家放任於他,必將成為大患。更有楚狼,也是你我需團結一致嚴加管束的。因此,我等諸侯各國,務必精誠團結,方可金石為開,天下安寧之大同,才有真正實現之可能。

姬同起身敬禮道:聆聽相國一席話,茅塞頓開。請相國放心,姬同回國後一定嚴加管束國人,視齊國為上國之策不變!

管仲要的就是這個目的,他相信,話說到這裏,聰明的姬同應該知道回去後做些什麼事了,至於曹劌,他相信姬同不會再重用了。於是,也順勢起身,揖讓道:其實,作為君主,有一句話是一定要記住的。姬同問:哪句話?

剛則立,毅近仁。管仲說。

姬同回味著,慢慢地點了點頭,不由得歎道:曹劌他啊,滿腹才華,就是缺少“仁”而多了立,動輒要與人試比高,何苦啊!

管仲聞而直起腰,擊掌道:魯侯英明啊!

姬同卻悲歎道:寡人若有相國,怕早就是周天子麾下的伯爵啦。看來,天命啊!當年若能留相國在魯,今天咱倆就不是坐在這裏,而是魯國境內的某地啦。寡人如今隻歎當時年少,沒經驗啊!相國,那年寡人才二十二歲,大事全賴朝中大臣定奪,施伯誤人啊!

管仲心裏流淚,他明白當年沒能留在魯國,並不全怪魯莊公。小白雖然比姬同大幾歲,但小白經曆的事件與險惡,姬同一輩子都不可能遇上。姬同沒有經曆小白那樣的磨難,自然就缺乏應變的經驗與能力,就算他管仲留下來,也不可能會像小白那樣任管仲“膽大妄為”!想到這裏,管仲雙手捧酒,勸魯莊公再進一杯:請魯侯進酒,夷吾有喜事相告。

姬同搖搖頭:相國不用再安慰我,你就好好教我如何做好我娘舅的屬國吧!

管仲起身敬酒,姬同勉強應付。酒杯見底,管仲拉起姬同的手,請他再次坐下,然後很知己地問:依夷吾看,魯侯擔心你那娘舅會欺負你?

姬同點點頭,又歎道:相國在,寡人不怕。相國年長於我與娘舅十多歲,這不能不讓我擔憂啊!今天我看到陳國的公子完,果然是人才。如果他能到我魯國,我相信他可能就是在魯國的您!

管仲笑道:他不會去的。我要跟你說的是,你應該把心思多放在與你娘舅的溝通上,其他的事不用多想啊。

姬同搖搖頭:能不多想嗎?我的大娘舅能與我娘合謀殺了我父親,我的小娘舅敢把齊魯邊境推到距魯國都城五十裏處。我能不多想嗎?

管仲問:你願意聽我的嗎?

這時,樓梯上有動靜,姬同臉刷地白了,他以為自己要重蹈父親當年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