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說:主公在我們出發前告誡我們,他知道《詩》書上說,“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也。”他打崢丘之戰,正遇上國內數年災荒連著大旱,民不聊生,但你們還是借債給民眾,使民眾積極踴躍出資支持主公的崢丘之戰,還使民眾能夠春天耕種,夏天除草,確保災年收成不多中能有糧食支持前線,這都是你們的功勞!所以,要讓使者代表主公齎石璧慰問。
大戶們見使者話語坦誠、表現謙卑,都打消了顧慮,紛紛拿出債券與文書當著使者的麵毀掉。同時還拿出儲藏在家的糧食與財物,賑濟貧困病家。
由於大戶這一善舉,迅速緩解了國家的困難。
齊桓公對管仲說:這種巧詐,何不多多?據我所知,四郊的民眾都很窮,城裏的商人都很富有,我想用一種辦法來削減城裏商人的財富,讓城郊的窮人能夠度過災荒。這方麵,你有什麼好主意?
管仲笑指大路說:主公可否看到大路中間被車輛碾軋得凹下去了?齊桓公說:這很正常,古人說,千年的大道成河流嘛!管仲說:這就好。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幫助窮人。齊桓公費解地問:這有什麼奧妙?管仲說:請主公下令將窪地的積水,統統灌入大路中間的凹槽中去。齊桓公說:這一來,這大路就不能行車了,現在天氣熱了,積水會滋生蚊蠅。管仲樂道:要的就是這效果。齊桓公果然下令將通城裏的兩條主要大路灌上水,一時間,路兩邊的屠夫、飯館等臨街店鋪貪圖方便,盡傾汙水於路中間的水中,沒多久,水裏蚊蠅成災,引來鳥類與燕子等聚集。人們也在黃昏時聚集水邊席地飲酒、聊天、娛樂。孩子們也拿著彈弓、彈丸在水邊打鳥類直至天黑……商人們舍不得離開這個人們集中之地,他們的買賣還是在這裏,但買賣做到一半時,又不得不丟下手頭的活兒去趕蚊蠅與鳥類。日子久了,城裏商人的生意越來越淡,而城外貧民的日子漸漸好起來。齊桓公感到詫異,親自到民間調查,原來,大路兩邊的環境條件差了,人們都不願意在水邊買豬肉等食品,而出城去買環境好的新鮮食品。到了下午,城裏的商人隻好低於進價出售豬肉等食品,人們還不願意要。城郊環境好,新鮮食品容易出手,往往是低價進來,高數倍的價出手。
再次與管仲溝通時,齊桓公問管仲:下一步,你對振興齊國經濟還有什麼更好的想法?
管仲告訴他:災年有好想法也不能亂來。依照往年經驗,災年是做奴隸買賣生意的好年份,大量的人販子看上了齊國的災年,奴隸市場的價格低,他們紛紛將齊國的奴隸販賣到秦、燕、鄭、魯等國去。更為可怕的是,官府接到丟失人口事件驟增,而這些丟失的人口,正是被人拐走、騙走、綁架的居多。他們連妓院的女人也敢綁架,而且這些妓女到了他國,也還是賣淫,為他國的大戶們掙大錢!長期這樣下去,齊國人口將銳減……
我明白,你想廢除奴隸。齊桓公說。不等管仲說話,他又趕緊說:能不能再緩緩?
管仲爽朗地回答:可以!接著問道:你想到什麼好的振興經濟的法子?
齊桓公說:我哪有啊!有也是小芝麻事兒,不值一提啊!
管仲說:山不拒細沙而成山,河不辭水滴而成河,芝麻多了能堆成山!主公有想法就提出來,我替你端量端量,看看行不行。
齊桓公說:萊國與莒國都有柴薪和農耕的利益可以富民。我們山多,薪不如人多;人家地廣,可耕地多,我們有地也盡是薄地,一年還來幾次災,怎麼辦?
管仲說:請您下令讓隰朋將崢丘之戰撤回的兵調往莊山,將那裏的銅鑄成錢幣,用這些錢幣購買萊國與莒國的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