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3)(2 / 3)

公元前六七三年春,鄭厲公約會西虢公,兩家在弭地共同起兵,誓師討伐逆臣子頹及五大夫一夥,幫助周惠王歸周複位。

齊桓公得到消息,問管仲怎麼辦?管仲先讓人送信於姬突。齊桓公心急,說是不能等,立刻組織一支精兵隨後前往。快馬日行千裏,早早趕到姬突帳前。姬突接到齊侯的信,掃了一眼,想也不想地回複道:區區小事,何必勞駕齊侯。

這下齊桓公傻了眼,他沒預料到會這樣。管仲心中早已明白,告訴齊桓公:姬突是聰明人,他早早摸清了底,解決五大夫有他與西虢公的兵足矣,你再去,多一人分羹,好嗎?

這小子!齊桓公惱道,我該怎麼辦?

管仲提出:隊伍不要立刻撤回,到崢丘駐紮,如果衛國出兵救五大夫,我們可以攔腰擊敵。雖不能親護周惠王,也能立一大功啊!

齊桓公突發奇想,如果不參戰,我們可以借機“天下震懾,諸侯賓服”,令戎人不敢小視我中華。管仲點點頭:災荒之年,本是忌用兵,主公既然用了,適時而止吧!

果然,如管仲所言,鄭國與西虢聯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午從弭地進發王城,第二天天不亮,兵逼王城下。鄭厲公奉惠王攻打王城南門,西虢公率軍攻打王城北門,兩邊兵馬激急相逼,王城守將無以相擋。大夫蒍國慌忙叩擊宮門求見子頹,恰逢子頹正忙著為他的愛牛添加飼料,沒閑工夫接見。情急之下,蒍國假傳王命,同時令邊伯、子禽、祝跪、詹父等人率兵守禦,自己急修國書請衛朔發兵相救。周人素來厭惡子頹和五大夫這一夥人,聽到周惠王歸國的消息,歡聲雷動,紛紛從被窩裏跳出,各操兵器與守城人拚殺,爭獻城門迎接周惠王入城,鄭、虢聯軍奉惠王一擁而入城內。

蒍國屋外,送國書的使臣已備好快馬,焦急地在門前轉著。提筆鋪絹起草國書請求衛朔發兵救援的蒍國,手顫無以下筆,忽聽朝堂上傳來陣陣鍾鼓之聲,忙喊小廝問何事。小廝報:主人聞鍾鼓之聲,乃舊王入城賀朝之樂矣!蒍國聞之,知罪孽深重,擲筆於地,拔劍自刎。子禽、祝跪二人皆戰死於亂軍之中,大夫邊伯和詹父被周人綁縛獻功。子頹與石速騎著心愛的文獸牛出西門奔逃,怎奈牛體肥碩,一步三搖,行動遲緩,結果連牛帶人悉被鄭國追兵捕獲。子頹、石速與邊伯、詹父被一同斬首號令,首級懸於城門,屍體曝於街頭。

周惠王再度行即位大禮,論功行賞,犒勞士卒,將虎牢以東的土地全部賞給了鄭厲公,把酒泉(今河南澠池境內的城池)之邑賞給了西虢公。

姬突原想入朝為卿光宗耀祖,而周惠王卻隻賞給了他虎牢以東的土地,他私下再次見天子提要求,天子沉思片刻,封姬突為“伯”。鄭厲公的目的還是沒達到,遂率兵悻悻回國。

消息傳到齊桓公這裏,他倒是有些替姬突感歎。管仲卻說:那位置是留給您的。齊桓公的興奮點被燃起,下令駐崢丘之兵出擊戎人。但,戎人也不孬,早早探得齊軍近在咫尺,有備無患。崢丘之戰,齊軍雖沒損失,也未討得便宜。國內大旱災,赤地千裏,齊桓公本想從戎人那裏弄點補償,想不到撒得千網竟連鯵鰷鰟鮍也未得,惱火萬丈。倒是管仲相勸,放眼長遠,必有甘泉。齊桓公聽罷,問道:“崢丘之戰,民多稱貸負子息,以給上之急,度上之求。寡人欲複業產,此何以給?”[3]

管仲久思後回道:國內旱災甚重,不宜再加重了,可用兩個方法解之。先用巧詐,但隻能用一次;然後依我所說開設“女閭”!“女閭”仍需廢除奴隸。

齊桓公回說:廢除奴隸,各國沒先例,尚須稟告天子。“女閭”則恐大變。我們能否從“鹽鐵專賣”中獲利以彌補旱災的損失?

管仲搖搖頭:時機不到。

齊桓公想了想:那就先對國內大戶巧詐一二。

管仲應道:可行。

齊桓公在朝堂之上宣布對各地在崢丘之戰中願意放貸給貧民的大戶予以表彰。具體做法是,由地方官刷白放貸大戶家的高牆,增高他們家的門檻。在以門檻高低論貴賤的周朝,如果官方替你抬高門檻,那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大戶們都感覺很有臉麵。但又感覺十分疑惑。就在這時,邑官來了,通知大戶:朝廷將專門派官員前來看望你們。大戶更是受寵若驚,問這是為什麼。邑官告訴他們:崢丘之戰,正因為你們願意貸款給貧民,替國家分憂,朝廷要犒賞你們。大戶們都有過上次赴京都宴會的故事,心存不安,哪裏還敢有什麼大奢望,隻求朝廷官員來後讓大家平安即可。很快,齊桓公派出八路使者,奉齎石璧上門慰問大戶。大戶們見朝廷奉齎供祖先神靈的石璧上門,心裏更是忐忑不安,不知齊桓公與管仲又要對自己“巧詐”什麼,嘴上隻是連連表示感激涕零,再三說:朝廷給我們的待遇太高了,如此大禮,我們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