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小謀初展試大圖(3)(3 / 3)

這時,禮官插話了:天子,石璧不是簡單地用一塊石料做做的啊!

管仲故意問:有什麼講究?

禮官看看姬胡齊。

姬胡齊不高興了:看我?我臉上有花,你能說出是什麼花?你說,你說呀。

禮官說:當年文王到過菑山,在山上休息時,夢見神仙告訴他,百年後,如果用此山石請鑿玉者製作石璧,您即可回歸人間巡視後代子孫們的所作所為……

卿士家父恍然大悟,對姬胡齊說:我說天下玉匠怎麼盡出菑山啊!是先王庇蔭啊!

姬胡齊問:菑山在哪裏?

管仲施禮後道:就在齊境內,那兒的玉匠就是以精鑿石璧而名揚天下的。

姬胡齊立刻對卿士家父交代:添上一句,要用菑山之石鑿的石璧,先王才肯認可。說完,看著管仲說:我用最高禮儀接待你,還有一款未盡。管仲笑笑:是享用周王當年的盛宴嗎?姬胡齊臉上的笑定了格:你知道了?說著,便起身,待管仲走過來,他拉上管仲說:我已經吩咐樂曲歌舞輪著上,好好讓你感受感受……走,赴宴。

管仲哪裏敢赴宴,他怕鬧不好就把自己給“宴”(淹)在這裏,回不了齊國啦!他趕緊找借口推辭掉,匆匆上乘,回齊國去了。

姬胡齊得到管仲“溜”走的消息,半天都沒回過神來。卿士家父安慰他,管仲是位識大體顧大局的人,雖然不做你的上卿,但他的心還是向著你的……姬胡齊點頭道:說的也是,你代我去送送他,看他還有什麼沒說的話,讓他留下……

坐車趕到城門口的卿士家父追上了管仲,兩人在道旁寒暄告辭。卿士家父拉住管仲的手說話:天子的奉養財用不足,你是知道的。多次向諸侯征租,諸侯中除了齊國每次都增加束數,其他連出都不願意!齊相還有什麼辦法讓天子的錢多些起來呢?如果天子錢多了,對諸侯說話也就硬氣啦!

對了,我差點忘了。你再請釐王發一道旨意,告訴大家:三個月後要去泰山祭天,除了大家要帶朱弓、石璧外,每人必須帶一束三脊茅(也稱苞茅),而且要新鮮。管仲說。

卿士家父:如果我沒記錯,曆來苞茅都是楚國進貢的。不知為何,楚國好與我們作對,停止上貢苞茅,以至於祭神上酒時,沒有苞茅……

管仲:是啊!沒有楚國進貢的苞茅,祭神時,無以束酒[4]。現在,我們發現江淮一帶正有這種三脊茅。

卿士家父:就是那不抽蘆花也不長菰,完全沒有用的三脊茅啊?

管仲:正是這個沒用,我們得用起來。上天賜給我們三脊茅,就是讓它隻派一個用場,給天子用的。你想想,在祭泰山、禪梁父的隊伍裏,人人雙手揖一束青翠欲滴、水靈靈的三脊茅,那是一片生氣啊!

卿士家父:我們去弄來,讓諸侯來取?

管仲:不必。你可以派人把江淮一帶的三脊茅產地管起來,事先對任何人不要說出真相。等各國諸侯派人去取時,以高金售出,一金一束。我保證釐王能夠在七年內不必看諸侯的臉色討租過日子。

卿士家父:七年後呢?

管仲:到那時,齊侯就完全有力量聽釐王的調度,諸侯敢不聽?

卿士家父深信不疑。

三脊茅的話傳到姬胡齊那裏,他捋著下巴樂滋滋地點頭:還是管相高見。

管仲回到齊國,沒急著去見齊桓公,而是匆匆回府處理完急事,然後再去見齊桓公。沒想到齊桓公一見麵就問他:你真做了他姬胡齊的上卿啦!管仲詫異道:主公何出此言?齊桓公說:我何出此言?你叫我讓石工鑿了那麼多沒用的石璧,閑置在那裏,有什麼用啊!你跑到周天子那裏,我以為你會讓他下旨意叫諸侯來買,傳到我耳中的話卻是你鼓動他讓人封了江淮河灘,讓那些沒用的三脊茅一下子成了金子。姬胡齊的腰裏壯了起來,還能把我齊侯放眼裏嗎?說著,氣呼呼地跺跺腳,大聲道:我沒錢收購齊紈原料,我著急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