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了?管仲避開正麵話題問道。
是的!齊桓公見他避重就輕,無奈地搖搖頭說,仲父的智慧是齊國的財富,我當然不是小器得不讓你去幫助周天子。我是說,在幫助周天子的同時,齊國的腰先得壯起來,說話氣足足的才是啊!
管仲:主公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主公的胸襟絕非其他諸侯能比。我能夠讓周天子七年不必看諸侯臉色花錢,自然是要讓石璧能使你八年不向民眾征收賦稅!
齊桓公:不征稅?就憑你那幾塊石頭?
那些富商大賈和高利貸者,還是需要向他們征賦稅的。管仲解釋說,眼下不征平民的稅,有利於調動大多數的平民對國家對你的擁護。
齊桓公臉呈笑意:仲父這話正合我意,如此則可以縮短貧富差距。民眾心向著朝廷,才願意多開墾農田,重視農業生產。仲父在這方麵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管仲:用你的權威,發布號令來達到你的目的。比如稅賦這件事,平頭民眾減免了,那些富豪大賈還願意繳嗎?
齊桓公:不願意可不行,我指望他們的稅源辦大事哩。
這就對了。管仲高興地說,這件事做起來難度一定很大,隻有你自己發號令才行。我剛才說的“用你的權威,發布號令來達到你的目的”就這意思。齊桓公點頭:我明白了。仲父,我的事務太多,哪能事事都讓我去發布號令啊,你出麵不行嗎?
管仲堅定地告訴他:不行。沒有你的權威,此事寸步難行。
齊桓公想了想:好吧。請你派人先去把情況摸清楚。
管仲立刻派賓胥無去南方,隰朋去北方,甯戚去東方,鮑叔牙去西方,讓他們去調查四方放貸與借債情況。
鮑叔牙很快就回來報告說:我去的地方是依濟水、靠黃河的區域,這裏草茂水豐,民眾靠捕魚、打獵和砍柴為生,也種一些地,那些地是不能與魯國豐沃之壤相比的。放高利貸者放出去的債多的一家就有千鍾[5],少的也有六七百鍾。借債的貧困者我粗粗統計一下有九百多戶。
賓胥無在鮑叔牙之後回來報告情況。賓胥無去的南方山區,那裏的民眾以上山砍柴製作輪軸、采集小栗製作食品為生計,也有一些專門打獵。放高利貸為生的大戶不多,但他們放出去的多達千萬錢,少的也有六七百萬。管仲問:利息是怎麼算的?賓胥無說:他們貸出一百錢,收利息五十。管仲不高興地說:這麼多,是一半啊!借債的人負擔得起嗎?賓胥無說:借債的人已經有八百多家,許多貧民生計難以維持,隻能用兒女去抵債。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隻能抵一百錢。他們把這些女孩子弄去,好看的就養著教她們歌舞吹唱做家妓,差點的翻翻價賣掉。管仲歎道:民不聊生。賓胥無說:說到民不聊生,還真有幾起死人案件,都是女孩子賣到不好的人手裏,活活被糟蹋死掉的……
我想處理他們的,但相國交代的事是大事,怕誤了相國的大事,趕回來稟報。賓胥無說。
管仲說:你做得對。案子過幾天再辦不遲。說著,吩咐家人去甯戚府上看看甯戚回來沒有。
那位去甯府的人半路捎來消息,他路過隰朋府上,看到隰朋被人抬進府的,看來病得很重。管仲立刻起身,並先派人去隰府轉告:請隰將軍好好休息,相國馬上到。
管仲出門沒走多遠,遇上了甯戚的車乘。甯戚見管仲外出步行,趕緊下車,邀管仲上車。管仲上車就親自去抓韁繩,索乘換方向。甯戚知道管仲的脾氣,也不問,讓車夫將韁繩給了管仲。管仲親自駕車,飛鞭索乘,很快到了隰朋府上。下車時,管仲告訴甯戚,隰朋想過來稟報調查的北方情況,但病了。
門衛快報躺在榻上的隰朋。隰朋掙紮著想起來,還沒來得及起身,管仲已經進來。管仲深通醫道,先給隰朋看了病,診斷出隰朋是受了風寒,立刻又拉了甯戚一起外出采草藥,親自在院子裏煎藥,然後將藥濾出,甯戚端著,兩人進屋。隰朋感動不已,要起身,管仲按住,讓他先把藥喝下,蒙頭睡上一覺,發出汗就會好。
管仲與甯戚退出,另室席地而坐,管仲問起甯戚去東方的情況。
甯戚告訴他:東方的民眾,依山靠海,有土地卻常常被海潮入侵,潮退後的灘塗被太陽一曬,白花花一片堿,草都不長,何來穀物。管仲點點頭說:我去過海邊,知道那裏的情況,如果曬鹽,倒是好生計。甯戚說:這個行當已經被大戶丁惠、高氏、國氏占了。他們用放高利貸來製約無生計的民眾替他們義務曬鹽。管仲問:都是這樣嗎?甯戚點點頭接著說:還有一些民眾是靠上山伐木或者下海打魚為生。不管靠什麼生存,都在那幾家大戶的控製之下。大戶放高利貸放得多時有五千鍾,少的也有三千鍾。他們貸出一鍾,收利五釜[6],如此高的收益,令許多人鋌而走險,使更多善良的民眾淪為奴隸。相國一定要整治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