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在管仲與齊桓公達成共識,竭盡全國之力搞經濟之時,鄭國之亂再度開始。
鄭國的再次動亂,起因竟然是已故姬忽娶親過程中的一則傳說。
那是周莊王姬佗元年(前696)四月甲辰,也就是四月初六。這一刻的齊桓公小白正隨鮑叔牙亡命奔莒。也是這一天,管仲觀看天象隱隱感覺到了什麼,正待細察。仆人來告訴他,鄭國公子忽,就是那位先主僖公兩次要把女兒嫁給他而未被接受的姬忽,去陳國娶新娘了。管仲當時哦了一聲,隱隱有一種莫名的不祥之感。當時的他,千頭萬緒纏在身,實在無暇細琢磨。
鄭國距陳國不遠,鄭公子姬忽去陳國娶親,本可以去了就回,可他偏偏小住了幾天。辛亥這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三,在陳國大夫陳 子的陪護下,新娘從陳國朝鄭國進發。甲寅(四月十六日)回到鄭國國都,這支浩浩蕩蕩的娶親隊伍剛剛走到鄭國都城南門下,就被阻住了。姬忽著人去問情況。回來報告說,有兩條巨蛇在南門下打架,場麵十分激烈。
姬忽喝道:蛇打架很正常,人還打哩。趕走就是了。
陳 子卻揚手攔住,讓他的手下去觀看。姬忽問其原因,陳 子閉口不言。陳 子不言,姬忽不再問。事後,陳 子道出原因:原來,依當時的禮節,姬忽迎娶新妻,必先拜祖宗,後入洞房交歡。而姬忽到陳國後即讓新妻到陳國驛站來看他,並強行相擁交歡。陳 子得知後預感要出事,但他隻是想到姬忽悖祖宗之旨的後果可能就是無後或者不善終,至於怎麼個“不善終”,那就隻有天知道了。現在,蛇打架擋了姬忽的迎親婚隊,真是不吉利!
很快,陳 子手下的人來告訴他,鄭國南門下這兩條蛇打得很激烈,好像是在爭地盤。一條住在城門裏,長八尺,青頭黃尾;另一條住在城門外,長丈餘,紅頭綠尾。三日三夜,不分勝負,國人觀者如市,莫敢近之。後十七日,內蛇被外蛇咬死。外蛇竟奔入城,至太廟之中,忽然不見。
陳 子揮揮手,讓手下歸隊,不再言語。
後來高渠彌射殺姬忽的消息傳到管仲這裏,他又是一歎,並扳著指頭說:故事沒完,還有人等著受難。那兩蛇相爭的故事並不是指他們。事實上,後麵還有姬亹與姬嬰……
能夠參透兩蛇相鬥故事的不單單是陳 子,還有許多人,其中就有魯國的大夫申 。反應最強烈的恰恰是據守在鄭國櫟城的姬突。姬突自己對號入座,說自己就是那條在城外的蛇。多年的流亡生涯,讓姬突對君主之位有了全新的認識,他意識到,這個寶座浸染鮮血,自然也包含同出一父兄弟手足的鮮血。上天告訴他,隻有進城殺死親弟弟嬰,鄭國才是他的!骨肉與權力,還是後者好啊!他開始謀劃這件事,心謀與準備,整整花去他十七年時間。
十七年後的今天(前680),姬突決定重返鄭都新鄭。他玩的把戲也很普通:派人找到鄭國大夫傅瑕,並綁架了他。貪生怕死的傅瑕提出隻要饒他一命,什麼事都願意幹。姬突說:好啊!你幫我回到新鄭,坐坐那個本來就屬於我的位置!傅瑕想也不想地回答:可以。當下兩人說好,姬突派精幹刺客充作傅瑕家奴隨行入鄭國。怕傅瑕變卦,傅瑕臨離開前,姬突專門進行了有祝師主持的盟誓。傅瑕對天發誓,除掉姬嬰並絕其後,迎姬突回新鄭。數月後的六月二十日,傅瑕果然弑姬嬰及其兩個兒子,把姬突隆重迎回了新鄭。
奪回君位之後,姬突殺的第一個人就是傅瑕。
大夫原繁與姬突在丹墀下相見。原繁論輩分是姬突的伯父,但原繁對這位新國君視而不見。姬突喊住他:伯父啊,我在外流亡時,你不向我通報國內的情況;我回來了,你又不主動向我表示親近,這讓我覺得很遺憾。你是不是認為我殺傅瑕不對?你別忘掉,一個敢於反了舊主討好新主的人,能忠心侍君嗎?
原繁當然知道姬突的用意,他平靜而有條理地告訴姬突:舉國之民皆是國君的臣子,臣應該忠於君,這是上天的規定;子儀(指姬嬰)在位已經十四年了,那些圖謀使你返國的人,當然都是有二心者;莊公(指鄭莊公姬寤生)之子還有八人在,如果他們每人都像你一樣,以高官厚祿誘使諸臣背叛君主,你又該怎麼辦呢?
姬突咬著牙,很久不說話。
原繁沒有正視他,而是直接走了過去,把姬突甩在那裏。惱怒的姬突跺跺腳,決定先把祭仲一黨的公子姬閼殺掉,公子姬強不惹事,那就讓他活著,但不能行走!姬突辦完這些事後,得到消息說原繁自縊而死。原繁留下話,他不願與殘忍的侄子同曬一顆太陽!